疫情封控期间,老人脑出血要抢救、居民切菜割伤手指导致屈指肌腱断裂要手术、产妇要生产没有核酸报告……一个个急危重症就是一条条战斗指令。自3月中旬以来,在嘉定一隔离医疗救治点上,南翔医院医疗队承担了医疗工作,枕戈待旦,快速应战。
68岁的金阿婆被紧急送至医疗点,入院时神志不清。经检查,患者脑实质出血,出血量40ml左右,还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在医护人员一系列的积极救治后,患者脱离危险。住院期间,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病情明显好转,神志转清,鼻饲管拔除,能正常进食,肺部感染也得到了控制,目前还在继续观察治疗中。
疫情之下的意外伤害,更让人猝不及防。一封控小区居民王女士在家切菜时不慎割伤两根手指,转入医疗点时,受伤手指出血不止,活动明显受限。接诊的骨科主任王勤业说,当患者伤势十分危急,手指动脉和屈指肌腱断裂,如果不及时手术,会发生手指感染、肌腱回缩、手指活动受限等后果。在接到紧急电话后,王勤业主任和已下班的汤峰医生第一时间赶到医疗点,仔细检查伤势情况,制订手术方案,紧急开展肌腱重新吻合手术。术后受伤手指逐渐恢复,患者也排除了新冠病毒的危险,现正在医疗点继续治疗。
3月28日清晨,医疗点的产房内,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监测生命体征、验血、核酸检测……不到一小时,一声声响亮的啼哭声响起,产妇陈女士顺产诞下体重3245g的男宝宝,母子平安,厚重的防护服下一双双温暖的手托举了新生命。
这是医疗点迎来的第一个新生儿。据当班医生李艳春介绍,当时接到120医疗急救电话,被告知“一位已临产的产妇马上要送过来了,没有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紧急情况紧急处置,医疗队立即采取急诊手术应急预案。产房医护人员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期间孕产妇抢救指南穿上二级防护,做好各项准备。
类似与时间赛跑的救治场景一直在医疗点发生……疫情就是命令,防疫就是责任。自3月中旬接到驻守医疗点,承担区内封控管控小区居民和隔离点人员的救治工作以来,南翔医院组建了一支由外科、骨科、儿科、妇产科和急诊内科等科室组成的医疗队,同时还安排了眼科、耳鼻喉科和神经内科提供线上问诊。全体医护以担当护生命,以行动践责任,在紧要关头、关键时刻,绝不放弃任何一条生命。截至4月5日,已为300多名紧急就医患者提供了医疗保障,救治了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心梗等急危重症患者,顺利接生3名婴儿。
来源:南翔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