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医疗机构内,救治步伐不曾停歇。日前,段老伯(化名)因糖尿病足感染引发持续发热,被送至嘉定区中心医院。老人左下肢感染严重,还出现了败血症倾向和胸腔大量积液,一场生命保卫战打响。就在手术前一晚,老人又出现了急性心衰,生命岌岌可危。
患者段老伯今年66岁,患糖尿病20余年,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糖尿病足。几年前,右脚脚趾头因坏死被切除。半个月前,他的左脚脚趾头也开始发黑,左下肢一天比一天肿,局部开始流脓发臭,就近就医后症状未得到改善。随着伤口感染的加剧,段老伯持续几天发烧,被送往嘉定区中心医院。
骨科沈宝良医生接诊后发现,患者左下肢大片皮下积脓,皮肤就像枯干的树皮,已经出现败血症倾向,并伴有消耗性贫血、消耗性低蛋白,以及胸腔大量积液等并发症。“老人病情相当严重,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加快收治,第一时间进行诊治,同时我马上联系了内分泌科索丽霞主任会诊。”沈宝良医生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他感觉老人的生命像风中瑟瑟抖动的一片树叶,风再大一点就会将他从树干上吹落。
病房里,一场生命保卫战开始了。抗感染、伤口引流、营养支持等系列对症措施马上跟进,放射科、超声科,各类辅助检查立即到位。骨科、内分泌科、麻醉科等多科联合查房后,一致认为,尽快进行截肢手术是患者唯一保命的机会。
疫情之下,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珍惜。然而,就在手术前一夜,段老伯突发胸闷,出现急性心衰。医护人员的心被紧紧地揪了起来,他们知道,此刻老人的病情是雪上加霜,可谓“一只脚已经踏入了鬼门关”。急性心衰给原本的手术带来极大风险,术中随时可能出现意外状况。“但是,如果不手术就危及生命,保命要紧!”面对这个垂危的生命,麻醉科主任祝义军、骨科主任医师李云飞、副主任医师汤红伟、主治医师郑青全决定迎难而上。在医护团队的密切配合下,历经一个半小时,截肢手术顺利进行,术中出血很少,在场医护人员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目前,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正在恢复中。
索丽霞主任提醒,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人要做到血糖(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动态血糖波动少;体重达标(肥胖者要减重、消瘦者要增重,都要争取达到标准体重)、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心情;血脂、血压、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等也要达标。一旦有下肢凉、麻、痛症状时,要及时到内分泌专科医师处就诊。她建议,病程在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年全面筛查一次并发症,因为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早期、中期都可以没有任何症状。
来源:嘉定区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