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是第12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与家医相约,和健康相伴”。家庭医生是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本轮疫情期间,以家庭医生为代表的社区医务人员,活跃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披星戴月、通宵达旦;他们步伐铿锵而坚定;他们化身“大白”冲锋在前,同心抗“疫”,践行守护一方百姓生命健康。今天,真诚祝福全体家庭医生及其团队节日快乐,谢谢你们!
24小时待机的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运用APP、微信、电话、短信等多种途径,指导居民合理防疫,提供健康宣教和心理疏导服务,解答居民就医咨询。
深夜12点多,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王秀灵医生接到正在待转运的新冠阳性患者的求助,患者发热40℃,心理恐慌,感到无助。王医生一边安抚他,一边联系还在外采核酸的同事,通过接力将退烧药送到了患者手中。患者的烧退了,心情也得到了平复。
部分家庭医生承担起24小时接听电话,为居民架起了医患连心桥。慢性病配药、猫抓狗咬等外伤、肿瘤常规化疗、尿毒症定期血透、突发急症等各类问题,都能得到家庭医生的耐心帮助。有些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进行网上咨询操作,电话更是成为他们唯一的联系方法。
疫情改变了很多,却让家庭医生同签约居民贴得更近,信任更坚固。
管控隔不断的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在承担了繁忙的防疫工作之余,利用休息间隙,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解决居家诊疗需求。对于有配药需求的居民,家庭医生协同居村委做好居民用药需求收集,努力保障封控期间居民用药需求。
“封控了,我家长期卧床的93岁父亲已经2个月没有更换导尿管了,每月一次的肿瘤药物注射了,还请医生帮帮我们。”安亭镇黄渡社区的家庭医生葛立宾的24小时居民热线接到了就医求助电话;
“我阑尾炎术后都过了10天了,还没拆线,怎么办?”刚刚完成封楼采样的马陆社区的家庭医生唐燕文,就看到了手机上收到的签约居民的信息。
“我们上门来吧!”是家庭医生对居民的答复。居民等到了葛医生上门。而唐医生在前往为居民上门拆线的路上,还为独居老人沈奶奶送去了日常用药。
随时在采样的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全力投入核酸筛查,协同相关部门,完成核酸筛查、复核、协同转运等工作,构筑阻断病毒传播的第一道防线。
工业区社区的家医团队凌晨4点,组成“采样突击队”,支援兄弟单位。在社区人员的配合下,在一栋栋楼宇间,按照一户一管、一楼一个样本袋的要求逐户采样4000余人次。
黄渡社区的家庭医生团队常常坐上三轮车穿梭在田地间,登上装有采样材料的敞篷城管车,随时、随地、随处开展着每天的采样任务。
驻扎方舱医院的家庭医生团队
家庭医生们积极参与方舱诊疗服务,与上级医院医护一起担负起病患的医疗服务、健康观察、院感防护、心理疏导等职能,帮助每一位病患健康走出方舱。
他们整夜未眠,共同确保方舱医院按期启用;连续4天,他们携手让一千六百多名新冠肺炎患者平稳入住。每天舱内工作10余小时,手泡肿发白、脸上布满勒痕。他们记录几百人,上千项的病患入住康复记录;每天指导患者康复,带领孩子游戏, 做好舱内患者的医疗工作,情绪安抚、核酸采样,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成为方舱医院中不可缺失的力量。
签约一个家庭医生,交一个医生朋友
根据2022年初统计,嘉定共有家庭医生382人,签约63.20万居民。近年来,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与实践,全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和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模式。在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中,家庭医生团队努力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让更多居民的健康有“医”可靠。
家庭医生风采
华亭家医为居民核酸采样
菊园家医在方舱医院陪伴小患者
真新街道家医电话回复居民咨询
嘉定镇街道家医认真服务好每一位代配药志愿者
黄渡家医为核酸采样做准备
工业区家庭进企业培训核酸采样志愿者
南翔家医医疗保障组坚守岗位
性命相系,健康所托
我们是家庭医生,快来与我们签约吧
来源:嘉定区社区卫生协会、嘉定区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