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回顾2022|砥砺奋进又一年 奋楫笃行启新篇

2022年嘉定区卫生健康系统十大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3年2月10日

站在2023年起点,回首2022年,“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镌刻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心坎,嘉定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更加有力,全人群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全区三大健康指标持续保持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

十个关键词,共同回顾嘉定卫生人一起走过的2022年。

 

关键词一:抗疫攻坚

全力以赴应对疫情考验 统筹兼顾彰显发展定力

2022年,嘉定区卫生健康系统坚决扛起“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政治责任,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经历严峻考验。从上半年的大上海保卫战到常态化防控,从“乙类甲管”到“乙类乙管”,始终主动作为,因时因势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以快制快,出动近4万人次参与流行病学调查,阻断本土疫情蔓延扩散;紧急启用8家方舱医院、2家定点医院,4家发热门诊和160个发热哨点诊室,增强医疗救治能力;设置903个常态化核酸采样点位,培训2.9万人采样志愿者;部署15个新冠疫苗接种固定点和40个流动车、小分队流动接种点,方便市民新冠疫苗接种。

这一年,广大医务人员枕戈待旦战疫情,人人用心、个个尽责,坚决服从服务抗疫大局,始终坚守在隔离医学观察、社区排查、发热门诊、方舱医院、医疗救治、疫苗接种、核酸采样、机场海关等抗疫主战场。期间还有111名医护人员驰援海南、西藏、重庆、新疆等地的抗疫工作。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面对疫情等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全区各医疗单位挖潜力、增效率,坚持保障市民的日常就医。全年门急诊接诊1076.48万人次,完成手术12.66万人次,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050bc01b5109479cb7788b110af2d52a.jpg

5253784a91e4457686d5c4108c3dd3ee.jpg

5b180fc197154d1597bbad982f7c1e9f.jpg

关键词二:党建引领

坚持党建领航 厚植为民情怀

2022年,嘉定区卫生健康系统始终坚持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全面领导,贯通高质量党建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在应对重大风险考验中担当作为,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履职尽责。

提升战“疫”先锋行动中的组织力,党组织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在方舱、定点医院和大型集中隔离点,同步组建13个临时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完善嘉定“同心医联党建圈”联建工作机制,将优质党建资源协同医疗卫生资源同步下沉,抓实紧密型医联体管理团队进驻、百余名市级专家下沉坐诊。“我为群众办实事”见行见效,市、区两级七项实事项目,用心守护人民健康,用情绘就幸福底色。

明确组织用人导向,精准科学培育干部。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线、推动高质量发展、应对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识别干部,列好干部实绩坐标轴。推进年轻干部梯队成长计划,分层次建立委管后备干部库,择优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在关键吃劲岗位挂职锻炼,锤炼作风、增长才干。


bf3635406af844969123db24fd58dd68.jpg

8e0715fd9ef444ccb89536ef2284c388.jpg

5807a5e881134bb599cebfef9db4f942.jpg

关键词三:综合医改

落实年度医改政策 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2022年6月,嘉定区政府与瑞金医院深化战略合作,签约成立“瑞金嘉定”紧密型医联体,南翔医院、安亭医院挂牌成为“瑞金医院南翔分院”“瑞金医院安亭分院”。“市一嘉定”“仁济嘉定”两大医联体建设成果明显,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和居民就医“双下沉”,让疑难杂症在“嘉”解决。

这一年,市一医院继续派驻数十位知名博导、专家下沉江桥医院,充实诊疗力量,开展复杂肿瘤手术、前列腺癌根治术及骨科关节手术等高难度手术。建立嘉定区首个外籍院士工作站,开设心导管室、神经疾病诊治中心。十余名仁济专家全面参与区中心医院“医教科研”,其中4人担任科主任。开展“腹腔镜下拔管+脐疝修补+腹透置管”的新技术,成功救治一名因腹透液渗漏导致脐疝的患者。引入仁济风湿免疫专家团队,增设风湿免疫实验室,加强区域风湿免疫学科建设。

这一年,进一步落实分级诊疗,畅通双向转诊渠道,让常见病、多发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留在社区医院就诊。

 

3d42fcc0ce9a4a859e78d5ce0d5f194e.jpg

2f5a481d114f41ff81158aae5c0f8812.png

547df8128afa4a75901499774efad3ba.jpg

关键词四:医院建设

医疗资源提质扩容  在建项目顺利推进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加速推进一批新建、改扩建项目。12月,嘉定区中医医院迁建工程开工,按三级医院标准建设,总占地面积约6.1万平方米,是老院的6倍左右,床位设置数从现有204张增加到498张。新院将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签约,委托管理,打造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区域医疗中心,全面提升区域中医医疗能力和服务水平。

这一年,嘉定区中心医院整体改扩建项目谋划启动;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建设加紧建设;安亭医院、南翔医院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顺利完成;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新启用,是区内首家将CT设备用于普通门诊的社区医院;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迁建,部分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正在新建或翻建。

这一年,作为助推区域整体医疗卫生服务能级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中医医院嘉定院区、瑞金医院北部院区二期扩建项目也有力有序推进。

 

5e82e5b0128e478995c825ceebb43f3d.jpg

关键词五:中医药发展

传承岐黄薪火 激发国粹活力

中医药在抗疫中发挥独特优势。免费为全区百姓发放中医药预防方药,实施全人群全覆盖中医药干预行动;建立中医药全面参与重大传染病防治机制,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原则,减少病情向重症转化;开设新冠康复门诊、开通中医药预防指导热线等,守护群众健康。

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趋于完善。“朱氏一指禅”推拿疗法亮相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引进发展“陆氏针灸”“朱氏一指禅”推拿、蔡氏妇科、辽宁彭氏眼针、丁氏内科、张氏内科、董氏儿科、石氏伤科等中医流派和上海名中医曹烨民(脉管专病)工作室。传承发展郑氏妇科、陈氏儿科、喜氏妇科等本土中医流派。中医药诊疗全面融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区160个家庭医生团队均能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4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入选上海市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文化宣传创新发展。建成2个国家级示范性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陆氏针灸文博馆入选上海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太极健康实践基地,推进中医药文化更广泛融入群众生活,提升市民健康养生素养。

 

74853e3f34a74e8c8ef14f0512886f99.jpg

关键词六:家庭医生服务

提升家医签约服务品质 拓展社区医院网底功能

2022年全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国家推荐标准,其中10家达到国家社区医院标准。持续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强化“全专结合”“医防融合”“中西结合”;建成7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试点“掌上嘉医”服务项目,建立全区统一的“家庭医生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和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模式,助力打造“15分钟社区综合服务圈”。

社区医院增强新冠救治能力,家庭医生用心守护社区居民。一方面加强发热诊疗、输液、氧疗及病房等服务能力和增设CT、血氧监测、供氧等设施设备;另一方面针对性做好慢性患者以及老人、儿童、孕产妇的随访,对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红、黄、绿三色“一人一档”管理,及时甄别新冠感染“重症”人员。全部社区医院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发布375名家庭医生联系电话,实现健康咨询不断线,让嘉定居民在家有“医”靠。截至2022年底,全区68.81万居民签约了家庭医生,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签约覆盖率84.8%。

48dccfb363a543bfb9e839e717950fd7.jpg

关键词七:便捷就医

医疗有“智”慧 服务有温度

加大推进“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优化“健康嘉定”微信公众号智慧医疗功能细节,新增门诊智能分诊导诊、智能院内导航、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等就医服务应用场景,有效解决了市民在门诊就医中存在的“挂什么科”“找哪个专家”“诊室在哪里”以及医疗收费票据量多保存难、纸张浪费等问题。在“健康嘉定”微信公众号医疗服务板块,实现精准预约、检验检查互联互通互认、医疗付费“一件事”、预约接种、体检报告查询等功能。市民凭一部手机就可轻松、便捷地完成就诊全流程。

2022年,全区累计预约挂号超571万人次,扫码支付超1400万笔。区域临检中心年均服务量234.5万人次,远程影像、超声、心电服务量超16万人次。“智慧”医疗改善了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秩序与服务效率,很大程度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c5471754dc144843a0dde7e2d6ab2596.jpg

关键词八:对口支援

跨越千里“出诊” 携手共筑“健康梦”

 2022年11月,嘉定区第五批援摩洛哥拉西迪亚医疗队凯旋。过去的两年里,医疗队坚守在戈壁荒漠救死扶伤,共服务患者2.54万人次,开展各类手术9200余台,其中接生4592例,占医院新生儿的50%以上。医疗队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上海精神,为祖国赢得友谊和尊敬。

第18批光明行医疗队成功为66名藏族同胞开展眼科复明手术。18名嘉定医务人员接力奔赴云南省三州九县和青海久治开展为期一年、六个月的驻点医疗帮扶;5个专家巡回医疗队跨越千里“出诊”,深入祖国西北、西南的偏远山区,惠及当地群众1600余人和医务人员760余人;妇产科“3人小组团”在楚雄双柏县开展专科帮扶。嘉定各级医疗单位全年带教云南进修医务人员27人;通过远程影像、5G远程超声等技术实现青海久治、云南德钦等地区对口支援365天不间歇。全年完成CT会诊4221例,当地百姓享受到同质化的嘉定医疗。

18bc21edab0c4570811d59d613b2742e.jpg

关键词九:服务企业职业健康

纾解企业管理难点  保障职工健康权益

职业健康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必要保障。2022年9月,由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开发的“健嘉工具包”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线,聚焦企业普遍存在的危害因素识别和申报难、政策法规信息获取难、职业健康体检难、职业病防治知识匮乏等问题,对标和优化国际劳工部的“工具包”,以小程序的形式将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咨询、继续教育考试、工效评估等进行归集。让企业学会了自查自评,以及为职工办事“零跑动”的办法;让职工找到了维权的途径,扫除了政策法规的盲区;让监管部门掌握了应用数字技术助力职业健康管理的渠道。

首批试点的30家小微企业的职工作业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条件得到持续改善。“‘健嘉’职业健康工具包进园区、进企业”项目入选2022年“上海市法治为民办实事区级项目”,助力打造数字化的法治营商体系,为企业发展管理纾困解难。

 

e8c0ed4839f64bc0b38cf9f67b283a85.jpg


关键词十:爱国卫生

建人民健康城市 谱爱卫工作新篇

嘉定区爱国卫生运动坚持区委领导、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2022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组织开展环境消杀培训4300余人次,发放市民家庭防疫健康礼包55万份。全年发动群众性环境清洁活动,组织集中清除卫生死角近3万个次,出动专业队伍环境病媒防制公益服务1.48万人次。在改善人居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等方面取得成效。

2022年也是爱国卫生运动开展70周年。9月1日第16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之际,嘉定举行隆重的宣传活动。70年来,嘉定区连续六轮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区,曾是全国首批,上海唯一健康城市试点市(区)之一。2021年,嘉定区再次被评为“国家卫生区”“全国健康城市建设样板市”。市民健康自我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至2022年市民健康素养指数实现14连升。

站在新起点,嘉定区爱国卫生运动将全面落实习近平“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加强病媒防制有效防控传染病和慢性病,提高市民健康素养,让城市更整洁,环境更宜居,生活更幸福,建设“人民城市”。


 

7f8c6beec03242a4a1f95a2b990c236e.jpg


 

来源:嘉定区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