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水光针、热玛吉、溶脂瘦身”等医美项目带来的一系列明显变化让人怦然心动,也越来越受到爱美之人的青睐。但是整容有风险,医疗美容服务相关的医疗事件也时有发生,自本市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嘉定区卫生健康委联合市场监管、药品监管等部门持续加大对医疗美容行业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加强行刑衔接,为举一反三,加强警示,下面小编带大家看一起非法医疗美容案例。
以案释法 | 曹某某、刘某某非法行医罪案
市民来电反映,2020年5月初至2020年6月中旬,刘某某在某高端美容馆(实际名为某美容有限公司)为多位顾客开展了注射溶脂针减肥,并收取相关费用。接报后,嘉定区卫生健康委监督所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第一时间开展调查,经查,曹某某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的情况下,会同未取得医师资格证的刘某某在曹某某开设的“CiCi高端美学馆”内开设“无创溶脂”项目,使用“360黄金溶脂针剂”等对被害人张某某等5人进行溶脂注射操作,致4人轻伤二级,1人轻微伤。
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相关规定,嘉定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认定该公司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刘某某非医师行医,作出了相应的行政处罚,通过行刑衔接,移送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对于经营者曹某某的违法行为,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行医罪对其提起公诉。2023年2月,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以犯非法行医罪判处曹某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判处刘某某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缓刑两年,并处罚金。
图 | 卫监开展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
其实,本案并非个案,近年来,医疗美容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一些机构或个人看准了获得利益的机会,偷偷开展非法医疗整形美容,行业各种乱象越来越突出。
卫监提醒:
作为美容行业市场主体:医疗美容服务必须在医疗机构内开展,任何单位在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前必须取得医疗美容许可资质,否则不得擅自开展医疗美容服务。
作为爱美人士:医疗美容是特殊的医疗服务,应当慎重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提高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什么项目属于医疗美容?
医疗美容是运用药物、手术、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不可逆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修复与再塑的美容方式。还有一个简单的划分:损伤突破表皮达到真皮甚至更深层次,容易引起感染或者瘢痕的操作都属于医疗美容。比如,激光脱毛,虽然其治疗不遗留创面,但是要有足够的能量到达真皮深层去破坏毛囊,操作不当有遗留瘢痕的可能,那这就属于医疗美容。再比如除皱针、瘦脸针、瘦腿针等,虽然仅仅是打针的操作,但是治疗者可能会出现药物过敏的情况,甚至可能会因控制不好药物用量会而引起全身症状甚至死亡。因此,上述注射类的操作也属于医疗美容。
如何判断正规有资质的医疗机构?
其实,防范非法医疗美容的各种陷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到医疗美容机构以外的任何机构和场所接受所谓“轻医美”等医疗美容服务。
着重三看
一看医疗美容场所是否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有相应的诊疗科目;
二看从事医疗美容的人员,是否取得《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与《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
三看开展手术的场所是否拥有标准的手术室、正规的仪器设备、符合卫生标准的医用材料。
最后,选择医疗美容服务,除了要在有医疗美容资质的专业机构,还应选择该机构诊疗科目内的医疗项目,并保留完整的病例记录和付费凭证。同时也呼吁广大群众,一旦发现非法医疗美容活动,或医疗美容机构超范围、使用无资质人员从业,可拨打12345或者12315进行举报。
法规速递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三十八条
举办医疗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或者备案手续:(一)有符合规定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二)有与其开展的业务相适应的经费、设施、设备和医疗卫生人员;(三)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医疗机构依法取得执业许可证。禁止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具体条件和配置应当符合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制定的医疗卫生机构标准。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未经备案,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来源:嘉定区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