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药学服务是药师为居家药物治疗患者提供的服务,是药学服务的新形式。日前,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跨前一步,药剂科主任李旭琴等3名药师跟随家庭医生王秀灵来到签约居民家中,开展居家药学服务。
在王秀灵医生为两位老人问诊、量血压、开处方的过程中,药师们主要检查了居民的家庭小药箱,并询问了解小药箱的管理情况。检查发现,老人家中有5个“小药箱”,分别用2个牛奶箱、3个收纳盒装了数十种药品及医疗用品。药品中夹杂棉签、棉球及酒精湿巾,外用药和内服药混在一起。有的药品外包装不完整,查不到有效期,还有一部分同类药(比如进口、国产的厄贝沙坦片)。“更让我们担心的是,5个药箱中混放了两位老人的常用药,这样容易拿错药、吃错药!”李旭琴说道。
“咳咳咳……”检查中,老先生时不时出现一阵阵咳嗽,有痰咳不出。“我用了扩张支气管的喷雾一段时间了,还是不见效。”老先生跟王秀灵医生反馈用药情况。一旁正在检查药箱的李旭琴药师拿起一盒布地格福吸入气雾剂,主动上前询问“如何用这个药的?”原来,平时用药都是由老阿姨操作的,对着老先生嘴里连续喷两下了事。这一通不规范的用药操作是导致咳喘治疗“不见效”的直接原因。现场,医生与药师做示范,手把手教两位老人如何正确使用吸入气雾剂。
李旭琴解释,居家药学服务是一个个体化、全程、连续的拓展药学服务。中心指派资深药师为居家药物治疗患者提供普及健康知识,开展用药评估和用药教育,指导贮存和使用药品,进行家庭药箱管理,主要是为了提高患者合理用药和用药的依从性。中心以慢病管理为突破口,将药学服务延伸至家庭,获得了居家慢病患者的一致好评。今年已服务40户家庭。
在这次居家药学服务中,药师们根据“上海市适老化入户药学服务和调查项目”为2位老人做了调查问卷,深入了解和掌握了老人的用药情况、对所用药物的认识、生活方式等,针对发现的知识盲区进行现场宣教,尤其是指导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同时还赠送了一个3层药箱、切药器,以及一些外用标签和近效期标签,协助老人整理了家中的小药箱。
家庭小药箱维护,你了解吗?
1. 药品的居家储存:药品外包装和说明书一定不能丢弃。外包装有药品的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还能起到一定的避光保存作用,且说明书上有明确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贮藏方法等重要信息。
2. 药品的有效期管理:建议拿到药品以后把药品的到期日期用颜色鲜艳的笔明确标出,近效期的先用。
3. 药箱的布局管理:药品与医疗用品分开放置,药品按外用、内服分类。急救药品与常规药品分开放置,避免情急时拿错。家庭成员的药品分开放置。合理的药品分区管理能帮助家庭快速区分、快速取用,方便补充和管理。
4. 药箱的定期清理:每隔3-6个月清理一次。一是进行药箱的卫生,二是处理过期药品,三是检查常用药品的库存。建议药箱里放个备用药品的目录,内容包括药名、数量、有效期、开封日期等信息。
来源: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