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举手之劳”也有挽救生命的“千钧之力”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1日

图片


 为积极弘扬无偿献血者无私奉献精神,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大会于11月16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表彰大会上,嘉定区奉献奖获得者共有377人,其中,金奖58人、银奖84人、铜奖229人,终身荣誉奖6人。让我们走近献血英雄代表,感受他们的故事。


张平安,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


图片

图 | 献血代表张平安(左二)


 张平安已经坚持献血22年了。2013年10月21日,张平安第一次来到嘉定区血站捐献单采血小板,自此之后他几乎每月都与血站相约,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冬天,张平安都会准时到来。截至目前,张先生已累计献血270次,献血总量82600ml。

 他说:“献血利他人,健康利自己。我碰到也看到了许许多多的患者及家属,每当看见他们对健康渴望的眼神,就深刻体会到献血的重要性。二十余年的献血之路尽管走得异常艰辛,但我无怨无悔。能献血说明我的身体很健康,更重要的是我的血液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甚至可以重燃一个家庭的幸福。每每想到这,我都有一种满足感。就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善意一路支持着我走下来,风雨无阻。”


刁永斌,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图片

图 | 献血代表刁永斌(左二)


 “第一次献血是在10年前,当时路过街头献血车,看到了无偿献血的相关宣传就走上献血车。因为是第一次还感到些许担心与害怕,但经过血站护士耐心讲解,想到也许因为自己捐献的一袋血而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后,便毅然决然地伸出手臂,完成了我的第一献,第一次我就献了400ml,没有任何不适。”刁永斌说。

 后来刁永斌了解到每隔半年才能捐献一次全血,而捐献血小板的间隔期更短,每隔14天就能捐献一次,而且健康的人捐献血小板后,人体骨髓受到刺激,促使造血功能更加旺盛,大量新生的血小板会很快补充到血液中,一般在48至72小时后就会恢复到捐献前水平。自此就一直捐献血小板,10年间已累计献血203次,献血总量79500ml。


高杨,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图片

图 | 献血代表高杨(左二)


 高杨毕业于上海健康医学院,虽然不是医学专业出身,但在母校影响下深刻了解到血液的重要性,他的第一次献血就是在大学里完成的,到现在已经坚持8年了。8年来,高杨已累计献血29次,献血总量10800ml。

 他说:“我献血的初衷就是奉献爱心,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我希望可以为我的国家,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特别是疫情期间,那么多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救死扶伤,而我只是微不足道地伸出手臂。”

 他们只是平凡的人,却有一颗不平凡的心。正是有千千万万像他们这样的爱心人士,以“举手之劳”迸发出挽救生命的“千钧之力”,让陷入绝境的生命得以延续,濒临破碎的家庭得以欢聚。


来源:嘉定区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