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区以科技为驱动,医联体紧密协作,全力推进肺癌筛查项目,旨在通过早期发现,有效守护居民肺部健康,共筑健康防线。
近年来,癌症持续攀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使其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大挑战,而肺癌更是位居各类癌症之首,更应引起社会关注。
为了实现对癌症的早发现、早治疗,嘉定区在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积极启动了针对重点人群的癌症筛查项目,聚焦于肺癌这一高风险病种,通过互联网+医疗模式,以期提升早期发现率,降低癌症带来的威胁。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嘉定区社区居民肺癌筛查项目的实施情况,我们邀请到了项目负责人、嘉定区疾控中心的胡志昊,专家组代表、嘉定区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屠春林,社区中心代表、嘉定区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陈伟来分享他们的经历,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嘉定区肺癌筛查项目的实施全貌。
嘉定区肺癌筛查之路:
挑战下的精准布局与早期发现探索
Q请简要介绍一下嘉定区肺癌筛查项目的背景、初衷和主要目的。
胡志昊:
恶性肿瘤是嘉定区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威胁,其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早期发现肺癌,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肺癌筛查项目的实施具备“天时”,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试点项目,探索出适合基于区域性医疗联合体的筛查服务模式,更好的服务辖区的居民。
Q如何看待当前中国肺癌的患病情况和特点?能否详细解释一下高危人群的定义,以及针对这类人群筛查工作的具体策略?
屠春林:
肺癌是国内发病率第一的癌症,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显示,仅在2022年我国就新增了106.1万例肺癌,2012-2015年间,我国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有19.7%,远低于国外的40%-50%,因此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根据《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高危人群主要包括长期吸烟者(吸烟指数大于400年支)、长期粉尘作业者、有慢阻肺、肺纤维化、肺结核病史者,以及直系亲属有肿瘤或肺癌病史者。针对这些人群,我们采取针对性的筛查策略,以提高肺癌的早期发现率。
我们此次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策略,采用统一的流程:首先填写量表,评估家族肿瘤史、职业暴露史及吸烟情况等因素;若量表评估结果为高危,则进一步进行低剂量胸部CT筛查。这一策略适用于所有高危人群。
互联网小程序与医联体联动:
嘉定区肺癌筛查项目的创新实践
Q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用互联网云端小程序这种互联网+医疗的模式在提高筛查效率和准确性方面有什么优势?
胡志昊:
我们采用了上海市疾控中心研发的云端小程序,用户可通过微信便捷操作,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职场白领,均能自助完成癌症发病风险的评估。这种互联网形式不仅便捷,而且直观。评估者可在筛查程序窗口直接查看自己的风险级别,有助于后续筛查服务的实施和健康科普的推广。
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从效率角度看,云端平台大幅减轻了社区医生的数据登记和信息录入负担。二是所有操作均基于云端,即便对于不擅长使用手机的老年人,我们也开放了在线工作人员端口,实现随时随地的数据登记。
总体而言,这一互联网+医疗模式为工作人员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使居民能够轻松获取筛查结果,进一步促进了癌症筛查服务的扩大和推广。
Q请简要介绍一下社区医院在嘉定区肺癌筛查项目中开展筛查工作的情况。
陈伟:
肺癌筛查是嘉定区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项目,我们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嘉定区13家参与此项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一,积极融入并推进该项目。
我们将肺癌筛查与慢性病筛查及老年人体检相结合,正式纳入签约服务内容。通过与村居委的日常协作和镇政府的协调,我们进一步动员居民参与筛查,利用家庭签约服务深化筛查工作。
在老年人体检基础上,我们拓展了包括肺癌在内的肿瘤筛查服务,居民对此接纳度较高,对肺癌的认知也较深,这有助于筛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们医院作为医联体成员,与南翔医院(现瑞金医院南翔分院)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由于地理位置相近,我们与南翔医院之间已建立了高效的转诊机制。
在肺癌筛查项目中,区卫健委在制定方案时就已考虑到了转诊机制,我们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及时通过绿色通道进行转诊,确保了筛查工作的顺畅进行和高效处理。
Q请具体介绍一下项目目前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效,特别是在提高癌症早期发现率和降低患者就医难度方面。
胡志昊:
项目自今年上半年正式启动以来,已取得显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通过小程序完成的初筛风险评估人数已超过2万,其中识别出高风险人群约8000人,我们已陆续开展低剂量螺旋CT检查。
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近500人存在肺结节等异常,其中约300人已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就诊。结果显示,185人患有肺气肿、肺炎等一系列问题。更重要的是,项目已初步发现27例肺癌患者,且其中超过60%的病例处于早期阶段。由于筛查针对的是高危人群,多数参与者无症状,因此早期发现肺癌对患者治疗、康复及减轻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我区依托高质量发展的试点工作,不断优化医防融合癌症筛查服务体系,强化区域性医疗联合体在筛查、诊治和随访方面的协同能力,为未来的多癌同防、同筛、同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Q请分享一下嘉定区的肺癌筛查工作中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或做法。
屠春林:
嘉定区的肺癌筛查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我们筛查了2万多例,并成功发现了20多例肺癌患者,均已接受手术治疗。这一成果证明了筛查的有效性。
值得推广的经验包括:首先,采用量表评估与低剂量CT相结合的筛查方法,能够提高对高危人群病症的筛查效果;其次,设立联合门诊,对筛查出的可疑病例进行及时跟进和诊断,明确了后续的治疗或随访计划的针对性;最后,筛查过程中还发现了其他肺部疾病,如慢阻肺和肺间质纤维化,实现了多病共筛。
来源:嘉定区卫生健康委
媒体支持:医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