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你的胖真的会"传染"给娃!现在行动还不晚

发布时间:2025年4月17日

医生,孩子才3岁就超重,我们夫妻俩胖,是不是遗传给了娃?

我家小胖子总爱吃零食,怎么管都不听...

作为儿童保健医生,门诊中常遇到家长这样的困惑。其实,孩子的体重问题,往往藏着家庭生活方式的“影子”。父母的体重状态、饮食行为和运动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体重发展。

医生介绍,有一部分人群是存在肥胖相关的致病基因的,这些基因会遗传给后代。但日常生活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家庭生活习惯。例如父母喜欢吃高油高盐的食物,孩子也会形成同样的饮食习惯,长此以往,家中成员的体重都会上涨,最终导致肥胖。

因此,理想的减重管理模式应当是家庭化的,家长的BMI是孩子体重管理的“信号灯”,判断家长是否需要调整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的体质指数(BMI)。

30秒自测健康状态


eaa08ff71ccb409ab2dd026ff1df00fb.jpg


公式:

BMI = 体重(kg)÷ 身高(m)²

标准:

<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正常范围;

24~27.9为超重;≥28为肥胖。

举例:

妈妈身高1.6米,体重60kg;

BMI=60÷(1.6×1.6)=23.4,属于正常范围。 

不同BMI家长的“儿童体重管理攻略”

如果你的BMI为正常(18.5-23.9)

做好“榜样型家长”

 

合理膳食

吃饭不挑食、不节食,让孩子看到“均衡饮食”的日常。

如:妈妈今天吃了蔬菜、瘦肉和杂粮饭,你要不要试试?

坚持运动

每天陪孩子户外活动≥1小时(骑车、跳绳、亲子游戏),用行动传递“运动是乐趣”的观念。

如果你的BMI为超重(24-27.9)

警惕“家庭隐形肥胖环境”

饮食调整

减少高糖零食、油炸食品的购买(如:用切好的水果代替薯片,全家喝无糖豆浆而非甜饮料)。

习惯同步

和孩子一起“戒掉久坐”。

比如:看电视时全家做拉伸,饭后散步代替躺着玩手机。

如果你的BMI为肥胖(≥28)

启动“家庭健康革命”

医学介入

先给自己做一次体检(关注血糖、血脂),同时带孩子做儿保评估,排除内分泌等疾病风险.

分龄管理

0-3岁:家长先从“自己不喂饭、不强迫孩子多吃”开始,让孩子自主感知饥饱;

4-6岁:和孩子约定“每周家庭健康日”,用游戏化方式建立习惯。

如:周六一起逛菜市场选食材、周日去公园爬山。

案例分享


4316829c381d4f0896ba142c5a70d2d1.jpg


从“妈妈超重”到“孩子体重达标”

门诊曾遇到一位宝妈,BMI为26,4岁女儿体重超标10%。为此建立了“家庭共健康计划”:

01妈妈带头戒掉奶茶,改成和女儿一起打豆浆、榨蔬果汁;

02爸爸加入“每天晚饭后楼下跳绳10分钟”的亲子活动;

03全家从“点外卖”改为“每周3次在家做饭”,孩子主动要求帮妈妈洗菜、摆碗筷。

几个月后,妈妈BMI降至23,女儿体重也达到正常范围,更重要的是——孩子学会了主动说:“妈妈,这个蛋糕太甜了,我们吃苹果吧!” 

你的健康,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改变不要从“要求孩子”开始

要从“改变自己”起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始做吧!

↓ ↓ ↓

1算出自己的BMI,转发给孩子家人,一起看看“家庭健康分”;

2晚饭后,带孩子去楼下散散步,告诉TA:“我们要一起变健康!”

减重不仅是个人的挑战,

更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任务。

一起加油吧!

 

来源: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