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天水县一所幼儿园部分幼儿血铅异常事件曝光于众。一时之间,铅中毒的危害尤其是对儿童身体造成的危害、日常生活中如何远离与预防等话题被广泛讨论,牵动着家长们的灼灼目光。
先说重点!
儿童是铅中毒的高危人群,对铅中毒的危害更敏感。而且,铅中毒造成的伤害不可逆!
早发现早治疗,可阻断持续伤害!如果孩子出现行为异常或腹痛等不适,要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血铅检测。
铅中毒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铅是一种“隐形杀手”,具有神经毒性。铅中毒的孩子往往在出现明显症状之前,大脑发育可能就已经受到了影响,比如会变得好动、容易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有困难等,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如果体内血铅浓度过高,铅元素会沉积到骨骼等部位,造成骨质疏松,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另外,还可能造成肾脏、心脑血管、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方面的损伤。
这些症状要当心!
神经系统:智商下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语言发育迟缓。
血液系统:贫血(面色苍白)、乏力。
消化系统:腹痛、便秘、食欲减退。
特殊体征:牙龈边缘出现蓝黑色“铅线”、脱发。
铅中毒如何诊断与治疗?
检测方法
唯一标准
静脉血铅检测(指尖血标本易污染,仅作初筛)。
筛查建议
1普通儿童:0-6岁儿童应每年筛查1次,尤其建议在12月龄和24月龄重点检测。
2高风险儿童:如居住在工业区/含铅涂料房屋,或父母从事铅相关职业,或有啃咬玩具、吸吮手指等行为的儿童,建议6月龄起每半年检测1次。
注意!若儿童出现腹痛、贫血、注意力不集中、发育迟缓等表现,要及时就医检测血铅。
治疗方式
1首要措施:脱离暴露源(比药物治疗更重要)。
2驱铅治疗:二巯丁二酸口服,重度中毒(血铅≥450ug/L)需依地酸钙钠静脉注射治疗。
3营养支持:高钙饮食(如牛奶、奶酪),减少铅在骨骼沉积;高铁饮食(如红肉、菠菜),降低铅吸收率;高维C饮食(如柑橘、猕猴桃),促进铅排泄。
需要强调的是,
以上治疗手段虽然能解毒,
但无法逆转已经造成的损伤!
铅中毒造成的伤害,
是永久性的!
因此,预防重于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
要远离哪些“隐形陷阱”?
哪些情况容易导致孩子铅中毒?
01饮食风险
小作坊生产或部分传统工艺制作的食品存在隐患,比如老式爆米花机制作的爆米花、添加了氧化铅(黄丹粉)的松花蛋、用铅锡焊料封罐的旧式罐头等。
02环境隐患
如果家附近有冶炼厂、蓄电池厂或其他铅作业工厂,或者父母及其他同住人员从事铅作业相关工作,易增加铅中毒的风险。
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室内装修材料(如油漆、涂料)、含铅玩具和学习用品等,都是儿童铅中毒的重要诱因。这些物品中的铅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孩子体内。
注意!
儿童肠道对铅的吸收率是成人的5倍!所以,千万要看紧小朋友,不要啃咬玩具,尤其是颜色鲜艳的!劣质的彩色餐具也别用!
03母婴传播
如果孕妇体内血铅超标,铅会通过血液经胎盘进入婴儿体内,导致婴儿出生后血铅水平较高,对其造成伤害。
04其他原因
有些孩子可能有遗传性的铅代谢异常,更易吸收和蓄积铅,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另外,如果孩子手口动作较多,特别是习惯扣墙皮、咬玩具、捡地上东西往嘴里放等动作,更易增加铅中毒的风险。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铅中毒?
1、保证营养均衡:让孩子摄入足够的钙、铁、锌和维生素,如乳制品、豆制品,红肉、菠菜,海产品、坚果,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注意饮食卫生: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净,防止表面残留物被孩子吃进体内;老旧水管长时间静置后可能会有铅析出,清晨或家中水管长时间未使用后,可打开水龙头先放水1-2分钟(这些水可用于冲厕、浇花等),再接水洗菜、做饭等。
3、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孩子形成饭前洗手、勤剪指甲等良好生活习惯;铅尘易积聚在灰尘中,经常清洗孩子的玩具及用品,定期用干净的湿抹布擦拭孩子能接触的地方的灰尘,保持环境整洁干净。
4、减少环境接触:不要带孩子到铅作业工厂附近玩耍;铅作业者(如焊接工作者,油漆厂、电池电缆工厂职工)下班前更换工作服,工服单独洗;孕妇和孩子要尽量避免吸二手烟,因为烟雾中也含有铅等有害物质。
5、谨慎选择儿童用品:购买儿童餐具时,避免选择色彩鲜艳的,可能含铅量高;购买儿童玩具和学习用品时,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产品。
温馨提醒
预防铅中毒是一场“持久战”。家长们要多留心,避开“隐形陷阱”。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来源:安亭医院、嘉定区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