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一晒就伤?一吹就病?三伏天生存指南→

发布时间:2025年7月24日

大暑过后,天地间热浪滚滚,暑气蒸腾。此时节,不少人热衷于通过晒背来祛湿排毒,却因方法不当适得其反;同时,长时间躲在空调房里贪图凉爽,又容易被“空调病”缠上。

一冷一热的博弈间,暗藏诸多健康隐患,掌握科学养生之道至关重要。

HOT

晒背养生,别踩这三大雷区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黄帝内经》的养生智慧在大暑时节尤为凸显。阳光是自然界最慷慨的阳气来源,晒背本是借天力补人力的妙招,但盲目跟风只会得不偿失。

雷区一

正午暴晒贪时长

正午阳光如烈火烹油,紫外线指数飙升至顶峰。此时裸露晒背,皮肤瞬间被“烤”得发红刺痛;持续暴晒会让身体像漏了底的水桶,汗液哗哗流失,电解质跟着“出走”,头晕、心慌、乏力等中暑症状便会找上门。

  正确时机  

“黄金晒背时段”

8:00-9:00或16:00-17:00

晒背时长

初晒者每次15分钟即可,适应后慢慢加到30分钟,最多不超过1小时

雷区二

空腹饱腹皆上阵

饿着肚子晒背,本就偏低的血糖被阳光“加速消耗”,容易眼前发黑;或刚吃完饭就晒,血液忙着去肠胃“干活”,腹胀腹痛说来就来。

  避坑指南  

晒背前后1小时避开进食,过程中若觉得胸闷、头晕,赶紧躲进阴凉处,喝口温水缓一缓。

雷区三

毫无防护裸晒

有人觉得“晒背就得光膀子”,殊不知娇嫩的皮肤根本扛不住烈日直射。晒伤是小事,长期暴晒可能埋下皮肤健康隐患。

  防护要点  

穿件透气的棉麻长袖当“盾牌”,戴顶宽檐帽护住头脸。晒时旁边备杯温水,小口慢饮,千万别贪凉灌冰水。

预防中暑的中医小妙招

穴位按摩

晒背前可按摩合谷穴(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内关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上约2寸,两条大筋之间),每个穴位按压1-2分钟,以酸胀感为宜,能起到疏风解表、缓解疲劳的作用,降低中暑风险。

防暑茶饮

提前准备藿香正气水或藿香佩兰茶(取藿香、佩兰各5克,用沸水冲泡后代茶饮),晒背过程中或晒背后适量饮用,可芳香化湿、解暑解表,预防暑湿侵袭身体。

HOT

空调降温,警惕隐形健康杀手

高温天里,空调房像块巨大的磁铁,让人总想赖着不走。但《遵生八笺》早有警示:“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一味贪凉只会让“空调病”趁虚而入。鼻塞流涕、关节僵硬、精神萎靡……

这些不适背后,藏着三个隐形陷阱

陷阱一

温差悬殊引“内乱”

室外38℃的高温里,浑身血管舒张得像张开的伞;猛地扎进20℃的空调房,血管瞬间“收紧”,血液循环立马乱了套。头痛如裹、肩膀僵硬,都是身体发出的“抗议”。

破解之道

空调温度调至 26-28℃,和室外温差别超7℃。从户外回来,先在门口站3分钟,让身体慢慢适应 “从热到凉” 的转变。

陷阱二

空气干燥伤津液

空调像台“抽湿机”,不知不觉就把室内水分吸光了。待久了,皮肤干,喉咙痒 —— 这正是《黄帝内经》说的“燥胜则干”,津液被“榨干”,身体自然闹毛病。

保湿秘诀

放盆清水在空调旁,或开着加湿器把湿度稳住 40%-60%。记得常喝水,让呼吸道始终润润的。

陷阱三

闭门不出藏“脏东西”

空调滤网半个月不洗,上面的灰尘、螨虫、细菌能堆成 “小山”。一开机,这些“脏东西”就随着冷风飘满房间,吸进肺里,咳嗽、鼻炎跟着发作。

清洁关键

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30分钟。让新鲜空气流进来;每隔2-3周给滤网“洗个澡”,把浊气、病菌赶出去。

预防空调病的中医小妙招

中药熏蒸

取生姜30克、艾叶20克,加水煮沸后倒入盆中,待水温适宜时,将手脚放在盆上方熏蒸10-15分钟,可促进血液循环,驱散因空调受寒侵入体内的寒邪,缓解关节僵硬、手脚冰凉等症状。

穴位贴敷

在大椎穴(位于颈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肩井穴(在肩部,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处)贴上温经通络的中药贴,每次贴敷4-6小时,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减轻因空调房温差大导致的头痛、肩膀僵硬等问题。

艾灸关元穴

长期待在空调房易使脾胃受寒,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可艾灸关元穴(下腹部,脐中下 3 寸,前正中线上),每次15分钟左右,能温煦脾胃、散寒止痛,增强脾胃功能,抵御寒邪侵袭。

食疗调理

因空调房空气干燥导致津液受损时,可食用银耳百合粥(银耳10克、百合15克、粳米50克,煮粥食用),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能补充身体流失的津液,缓解皮肤干燥、喉咙发痒等不适。

大暑养生是场“平衡术”

别让“一晒就伤”“一吹就病”的担忧困扰你

躲开晒背的“暴晒和防护不足”

绕开空调使用的“温差大和干燥”

才能既享阳光之益,又得清凉之舒

安然度夏~

 

来源:迎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