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冰箱不是保险箱!这些“怕冷”的药,赶紧拿出来!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2日

药物可以放冰箱吗?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习惯性地以为冰箱是个“低温保鲜盒”,可以防止药品变质。然而,这个看似无害的生活习惯,却存在用药误区。

因为有些药物天生就“怕冷”,冰箱对它们来说,可不是安全的“保险箱”,反而可能是一个让药效大打折扣甚至引发不良反应的“危险区域”。

那么,哪些药物是需要我们从冰箱里“解救”出来的呢?

01糖浆:当心变成“冰沙”

比如我们熟悉的止咳糖浆,这类液体制剂在低温环境下,其中的糖分和有效成分容易析出结晶,形成沉淀,就像一瓶蜂蜜在冰箱里逐渐凝固、析出白糖。这意味着,你喝下去的药物浓度已经不均匀了:上半部分的药效不足,下半部分却可能浓度超标。这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02乳膏、软膏:冷藏会导致“油水分离“

外用的皮炎平、红霉素软膏等,一旦被放进冰箱,其稳定的乳化结构就可能被破坏,发生油水分离的现象。你会发现,药膏的质地变得粗糙、有颗粒感,这样的药膏不仅有效成分分布不均匀,影响皮肤吸收,还可能对已经受损的皮肤屏障造成额外的刺激。

03胶囊剂:低温会让“外壳变脆”

常见的感冒胶囊、抗生素胶囊等,其胶囊壳的主要成分是明胶,在冰箱的潮湿寒冷环境中,胶囊壳不仅容易吸水而软化、粘连,导致服用困难,也可能因为变脆、易碎而破裂,导致药物在到达肠胃前就暴露出来,影响药效,甚至可能因为过早释放而刺激食道。

04胰岛素:未开封的才需要冷藏

这一点需要特别提醒!未开封的胰岛素需要冷藏于2-8℃,但已经开封、正在使用的胰岛素笔或笔芯,通常只需要室温(即10-30℃)下避光保存即可。冷藏会使药液变冷,增加注射时的疼痛感,且反复的冷热交替更可能是药液中的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药效不稳定,这对于血糖控制是极为不利的。

面对种类繁多的药品,我们该如何正确地储存呢?

药品说明书上“贮藏”一项是最权威的指南。通常来说,大部分药物只需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免阳光直晒的地方,远离浴室、厨房等潮湿热源,并定期检查家庭药箱,如果药品出现变色、潮解、异味等情况,应果断丢弃。

合理储存药品,是用好药物的第一步,一个良好的储存习惯,能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科普作者:药剂科药师 刘佳妮

来源:嘉定区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