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品管圈活动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5年3月18日

日前在上海各大医疗机构中重新掀起的“品管圈热”,让身为医务人员的我对这个曾经不甚熟悉的热词产生了兴趣。20世纪60年代,品管圈(QCC)在日本诞生,作为“凝聚团队、提升品质、提高效率之利器”,品管圈受到过太多的赞誉。当QCC的触角从生产企业延伸到服务行业,更是逐步印证了品质管理的重要意义。

我院自开展品管圈活动以来,得到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如今,我们已然具备成熟的促成因素(来自医院的资源和资金支持)和强化因素(来自院领导的支持),只待“知识、信念、态度”等倾向因素一应俱全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变身为医疗品质的管理者。

通过了解和学习其他医院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成功案例,在肯定QCC为提升品质所做出的积极贡献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一个品质管理工具可以“包治百病”。品管圈的特点在于它是一个以团队为单位的活动,必须经过团队协作方能达到目的,因而其“凝聚团队”的功能是首位的,由此促进组织文化和氛围的提升才是其价值所在。本次医院品管圈培训中,马作镪博士一开始就提出,品管圈不全然是改善品质的行为,推行品管圈的第一件事应是“提升人员文化素养”,只有完成了具有内在递进性的“认知”、“参与”、“氛围”三阶段,医院推行品管圈才有成功的可能。

品管圈是一项“以小见大”的品质管理活动,是自下而上的自发行为,每位基层员工从单纯做好自己的工作,到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再到自觉督促自身行为的改变,这一系列的过程标志着从被动工作到主动工作的转变,也意味着对医院的责任感与归属感的进一步强化。记得在一次培训中,来自台湾坜新医院的张玲华博士曾说,自下而上才能称为品管圈。我们做品管圈的目的就是启发基层员工的智慧,让大脑碰撞出不一样的智慧火花。对此说法,我深以为然。

仅对在QCC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感想与大家分享,愿QCC在外界所收获的赞誉在我院亦能得到相应的认可,也愿同仁们在品管圈活动中发现自己日复一日的工作不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一份值得毕生坚持的事业。

(区中心医院朱金京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