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我怀着激动而兴奋的心情踏上了青海久治的土地,开始了为期3天“上海嘉定·光明使者青海久治行”医疗志愿行动。
刚到的那天,在去目的地的路上,我被广阔的大草原、成群的牦牛、天地间那根无垠的地平线所深深吸引,使我一时间忘却了旅途的劳累。可是,海拔4000米的高原反应,也让我吃尽“苦头”——头痛、头胀、心慌恶心不时向我袭来。即使这样,微微头痛的我在适应了一个晚上缺氧状态后,于第二天以饱满的情绪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
作为此次医疗志愿者中的一员,队长分配我的任务是病房工作。一方面收集白内障病人的资料,仔细检查术前化验和AB超等资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方面在当地护士的帮助下,克服语言的障碍,简洁形象通俗地和病人作术前风险告知和签字,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为队友们后期的手术奠定基础。
匆匆三天一晃而过,期间有两位病人让我尤其记忆深刻。一位是三岁孩童。当天快下班时,孩子由父亲骑着摩托车花了2小时才送来的。孩子右眼痛了一个月多,送来时,孩子眼睛完全睁不开,还不停的流着眼泪,伴着少量脓水。见状,已经脱下医生服准备下班的我赶紧又穿了起来,为孩子做起了检查。经过检查,我发现孩子的眼角膜上有异物,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溃疡,如果不及时清理,未来孩子的视力将受到严重的影响,这对孩子的未来无疑是沉痛的打击。我赶忙联系麻醉师,并操刀为其捥出异物。手术后,我手把手教孩子的爸爸使用眼药水。当他们离开时,孩子的爸爸连声说着“卡索……卡索……”。另一位是一位双盲的老人。老人来我这里时是由儿子抱着到诊室的,原来老人是来做术前检查时,我发现,老人左眼早年患有青光眼,造成眼睛失明,已经没有做白内障手术条件。而右眼只要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就可以恢复视力。但在老人术前身体检查时,我发现老人的血糖和白细胞偏高,这将对老人术后的恢复造成很大的影响。于是,我开了控制血糖的药,嘱咐家属注意饮食控制,并叮嘱第二天来医院复查。次日,老人符合手术条件,顺利开展了手术。术后,重见光明的老人向我伸出了手“卡索……卡索……”。
如今,我已经回到了上海,继续着日常的医疗工作,但这次“上海嘉定·光明使者青海久治行”行动深深地打动了我,印在了我的记忆中,不仅是牧民们朴实的一句句卡索、洋溢着感激的脸庞,更是他们对医生的信任和我对“奉献”更深刻的理解和诠释。希望明年我能再次踏上这片土地!
(安亭医院 朱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