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孩童时,穿新衣、放鞭炮的美好回忆;年,是求学时,一心期盼回归的地方;年,是打拼时,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年,不再是地域上的牵绊,而是有家人的陪伴,每天都在过年。
2004年,我从外地来到嘉定求学,在这儿学习、工作、生活的十二年里。年,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奢侈品”。为了过年,读书时我满怀欣喜地倒数着过年的天数;工作了,我身为医护人员,工作的特殊性让我淡薄了回家过年的念想;成家后,八个月大的宝宝成为了家里的核心,作为新嘉定人,我在菊园的家中和亲人一起迎接猴年的到来。
在嘉定过年,少了一些家乡的过年风俗,多了一次感受历史文化名城的韵味;少了鞭炮满天响的吵杂,多了观赏千米一湖,百米一林的景致;少了走亲访友的热闹,多了家人在一起的和谐氛围。过年,我们走在州桥老街上,感受着嘉定独有的过年气息,品味着嘉定人自制的特色糕点、小吃;我们走进嘉定博物馆,体会艺术带来的熏陶;我们来到古猗园,体验“老上海”的年味……我们慢慢地融入到异乡的情怀中。
一年又一年,年味并没有变淡,我一如既往的贴对联、剪窗花、备年货、烧年夜饭,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角色的转变,我已不是小时候那个等待新衣、等待美味、等待红包的孩子了。已身为母亲的我,不再期盼过年时大人给予的物质需求,更多的是抓住每一次与父母团聚的机会,多一些陪伴与交流。
今年,我和家人在嘉定一起过年,难得的假期,来不及睡个懒觉,来不及出去走走,每天游走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刻画着一家人和谐的画面,享受着家人团聚时的幸福,那种久违的感觉。在这种期盼已久的时刻,总有一丝酸楚,这本应该是亲人间最平常的相处,对于我来说,现在却只能借着过年的由头才能和父母家人聚在一起。只因,真正的年味是有家人的陪伴。
作为新嘉定人,我在这里过新年,我把这里当做家,我看到嘉定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化嘉定浓厚的文化气息、创建文明城区做出的努力、科技新城的蓬勃发展以及嘉定在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中给我带来的幸福感,让我扎根在嘉定这片热土上。
(徐行镇社区中心 申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