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在委网报办的学习结束了,四个半月的学习中,我通过收、改稿件以及大量阅读新闻报道,让我不仅在新闻稿、人物事迹的写作思路与技巧等方面有了提升,更重要的是让我对写作的态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多写
写作不能看做是任务、是工作,有时更是一种抒发个人最真实感受的方法,“熟能生巧”放在任何事情中都是那么的百搭,写作也不例外,在完成本职工作外,多写不一定能改善写作质量,但如果不写,就会慢慢变得生疏。在给予自己多写多练的机会时,还要跟得上写作的质量。就像张老师曾经对我说过,写新闻稿就好比在画一副鱼骨图,在保证鱼头、鱼尾和鱼骨的同时,要不断在鱼骨上挂满鱼肉,让鱼骨图更加活灵活现。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工作中,在抓住主题,突出主题的同时,体现居民感受度是非常的重要。
多看
写作和学习英语一样,在脱离老师教学的时候,想要提高写作水平,除了多写,还要多看。以前我在看各种新闻报道时,往往过多关注的是内容,有时也就是一扫而过,从而根本记不住事情的细节。现在的我,更注重新闻的种类、写作方法、用词用句以及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用什么标题才能吸引读者,内容怎么叙述才能简洁而不失内涵,图片怎样拍摄才能突显主题……在碰到陌生的词语句子时,也习惯去问“度娘”。面对这样的我,反而希望这种习惯能更多些,这种“职业病”可以更严重些。
多思考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并列存在的,文章写好后,并不表示“END”,后续的思考、思考、再思考也是写作的关键。每一次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事情的多面性,并通过再三思考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在“缝缝补补”中使文章不断完善。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在以后的写作中我还需努力。
此次学习,收获颇丰。通过站在委层面,不仅拓宽了视野,得到大量的信息,写作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还收集到其他兄弟单位的特色工作、亮点工作,在很多方面值得借鉴与思考。而我也从能不写就不写的想法,变成能写就多写点,在面对各种写作时,从“躲远点”变成“主动写”,写作的内容还需不断提高,但思想上的转变已是我此次学习最大的成果。
(徐行镇社区卫生中心 申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