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婴儿第一声啼哭是最幸福……。”每个人的幸福不同,问起王鹓什么最幸福,她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从江西上饶市立妇产科医院,到人才引进到南翔医院,王鹓用一份对产科事业的执着,默默坚守了整整三十余个年头。
“病人的需要就是一切”是王鹓说得最多,也是对自己不变的要求。自07年引进到南翔医院,第二年就担纲起妇产科主任的重任起,除了带好队伍,王鹓几乎把心全扑在了病家身上,24小时备班,没有节假双休是常态,永远都是“马上就到”。
一个冬夜,忙碌一天的王鹓鵷刚准备休息,手机又响了起来,“产房收治了一位头位脐带脱垂的孕妇……”电话里传来了当班医生的求助。“马上就到!”王鹓从床上一跃而起,穿上衣服,骑上自行车就往医院赶。
为了赶时间,王鹓就从一条偶然发现,但平时很少走的“捷径”抄近路。路虽然是近了不少,由于紧靠河边,加上路面不是很平坦,也没有路灯,走得人很少,尤其是在这冬夜,更是显得冷清。一门心思赶时间的王鵷顾不了这么多,瞪大着眼睛,全神贯注骑着车。突然,哐当一声,等看清前面有坑已是来不及了,随着自行车倒地,王鵷也重重摔到了地上。幸亏大冬天穿得厚实,但左膝盖还是被磕得生生作痛。
“产妇正等着我……”王鵷对自己说再痛也要忍着,咬着牙站起来,扶着自行车继续向前。好在“事发地”离医院已是不远,王鵷一瘸一拐赶到了产房。在团队协助下,母婴转危为安,产妇及家属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看着宝宝、产妇平安无事,王鵷终于舒了一口气。也到了这个时候才感到左脚疼痛难忍,才被同事们看出她的脚受了伤。
“有王主任在,我们的心就定了不少。”同事们每每说起类似的午夜抢救,“就是主任太辛苦……”总会这样带着愧疚,“特别是主任现在住家离医院有点远。”但是,“遇到重大抢救,离医院再远,永远是随叫随到。”是王鵷给自己定了下规矩。
同事们清楚地记得王鵷刚搬住入嘉定新城新家时的一件事。那天,深夜2点多,产房里一位产妇产道严重裂伤,大出血。值班医生打电话求助给王鵷,马上就到!”还是这句话,王鵷转身冲进夜幕,赶往医院。
无奈时值深夜,根本叫不到车。情急之中,她就朝着沪宜公路方向走,期盼能拦到出租车,可是连一辆车都没看到。突然看到有辆出租车远远驶来,她也顾不得那么多,竟不顾安全站到了马路中间拦车。
“我要赶到医院去抢救病人……”王鵷诚恳的“请求”着,打动了好心的司机与车上的乘客,同意先送王鵷到医院。
经过抢救,产妇脱离了危险。出院时,不知产妇与家属哪里听到的王鵷半夜拦车的事,拉着王鵷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王主任的心里只有病人。”科室同事异口同声。就在前年的一个“五一”长假,王鵷多年不见的表弟一家来沪旅游,约好见个面。第二天,王鵷带着礼物,携同丈夫、女儿,如约赶到了市区。可就在见面不久,刚说上一会话,手机又“不适时宜”地响了,值班医师来电:一位患精神分裂症的特殊孕妇,早上开始腹痛,导致精分症发作……。“马上就到!”还是那句话,王鵷与表弟一家打了个招呼,就紧赶慢赶回到医院。
一到医院,就看见在医院大门口手舞足蹈的产妇。“我来帮你好吗”王鵷挤进人群,趁着产妇一个不注意,抓住她的手,带着真诚的笑容,柔声说道。
都说有奇迹。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产妇竟一下子安静了,“乖乖”地随着王鵷回到了病房。
边安慰着,王鵷边与院部联系请来精卫中心专家协助,并顺利实施了剖宫产术。“母子平安!”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的家属听到消息,喜极而泣。在产妇回到病房后,顾不上陪妻子的丈夫“执着”地一直等在手术室门口,要当面再对王鵷说一声:谢谢。
如今,“马上就到”不仅成为了王鵷的口头禅,更是她工作态度的写实。她常说:“孕妇将她们母子二条生命交给了我,我就必须为她们负责。”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南翔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