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十佳护士”三】无愧于头上燕尾帽

发布时间:2017年6月28日

60e57fb55cb74528864fd9f8a837b122.png

一般情况下,当患者来到医院救治,特别是住进病房后,与护士接触时,患者因病痛或时间短暂并不熟悉、了解护士,能否从心理上接纳护士是一个未知数,但对于高年资护士一般却往往都会有一种信任感。

这或许与高年资护士临床工作时间长,临床实践经验丰富有关。多年的护理实践,长期接触各种各样的患者、各种各样的疾病,处理过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突发事件。而且或是出于年龄,社会阅历等因素,高年资历护士大多懂得与患者换位思考,懂得与患者沟通、交流,且多能视患者如亲人,能够体谅患者,常常以一声亲切的问候、一个和蔼的微笑,用这些平时司空见惯的交流方式给患者如同甘露一般的温暖让患者难以忘怀。

再过半年多时间就即将退休的严雅珍,对社会上有关这些高年资护士的看法,有着最为深切的体会与感悟。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护士学校的严雅珍,1983年进入嘉定区中心医院,整整35年的追求,她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她执着的护理事业,给了她所热爱的病人。一路走来,严雅珍无时无刻谨记并践行着南丁格尔誓言,爱岗敬业,踏实做事,诚信做人。

有一次,心内科病区收治了一位重症老人。入院时,老人满身污垢,并有多处褥疮,身上散发着阵阵恶臭,让人近乎靠近不了,连老人的子女都“嫌弃”。但严雅珍却没有一丝嫌弃,不但主动迎了上去,帮着打水擦身,更换上清爽的病员服,还一口答应了褥疮的换药任务。

时值夏季,褥疮发出的臭味让人几乎窒息,换药时,家属和病房里的其他家属一样,纷纷选择了出门躲避。虽然反应迟钝,但老人还是感觉到了别人的嫌弃,一脸的无奈与苦恼。“马马虎虎换换,老伤口好不了啦。”看着严雅珍弯着腰,尽可能凑近创面,不嫌刺鼻的臭味,全神贯注换着药,于心不忍的老人轻声说道。严雅珍闻声抬头看了看老人,心感觉揪了一下,不是滋味,哽声说道,“没关系,这样才能看得清楚一点,创面弄得清楚一点,也不会弄痛你……”就这样,严雅珍足足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完成了换药。让一直躲在门外的子女们,自愧不如:连我们都不能做到啊!

心血管内科是医院重点内科病房,担负着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和护理任务,科内集中了现代化的监护与急救设备,也集中了心血管内科的危重病人。作为心血管内科护士,严雅珍深深明白对护理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等有着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且护理工作的繁重度、心细程度,以及对于抢救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比其他科室要重,要求高。每次抢救几乎都是分秒必争。

有一次,严雅珍亦如往常,准时开始晨间护理。当走进第二个病房,严雅珍一眼发现病人有异常情况,结合已了然于心的病史病情,以及长期积累的经验,判断病人有可能是突发室颤。

“快通知医生抢救……”边指挥着姐妹们做好电击除颤的准备,边做起了心外按压……。及时的抢救让病人躲过了一劫。室颤是引发心脏骤停猝死的常见因素之一,常常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技能,以及一颗真正关爱病人、高度负责的心,也许又将上演一出悲剧。事后,参与抢救的医生如是说道。

作为科里年资最高的护士,严雅珍从没有“倚老卖老”,而是一名值得姐妹们尊敬的大姐,“有事找大姐!”成了姐妹们的口头禅。在业务上,严雅珍不以能满足日常工作需要而满足,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不断对自己提着新要求。在做好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向着对病人生理、心理全方位护理的要求,不断更新着专业知识,充实着护理技能。姐妹们一旦遇到护理难点,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大姐”。就是在日常,姐妹们遇到点啥难事、急事,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严雅珍。在姐妹们的心中,大姐就是“百科全书”。尽管岁月不饶人,年届退休的严雅珍明显感觉到体力差了很多,但精力依旧那么充沛,遇到姐妹们商量着顶个办、替个班,严雅珍从没让姐妹们失望过。

唯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不断进取,不断努力,热情对待工作,用心照顾病人,才无愧于头顶的燕尾帽。从不服老的严雅珍平日里常这样说,而在她为之努力、为之奋斗、为之奉献的护理事业道路上,她更是这么做的。

          (区中心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