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医生给我的印象是和蔼、负责、认真,凡是我带去的病历,她都一张一张仔仔细细查看……自从在陈医生那里就诊后,我儿的病在逐步恢复,感谢陈医生,跪谢……”这是江苏的一位患儿家属在网上给瑞金北院血液科主任陈钰的留言。一句“跪谢”,看似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道出了无数患者及家属的心声和最质朴的感谢。
自1984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毕业进入上瑞金医院以来,陈钰主要从事血液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吸引着全国各地难治及疑难血液病病人前来就诊。30余年来,她以丰富的临床经验、细致的病情辨别,从最有可能的病因着手,成功诊治了大部分疑难病例。同时,她时时刻刻、设身处地想着病人,避免过度检查,从性价比最高的药物开始治疗,避免病人负担过重,也因此收获了“菩萨心肠”的美誉。
“不单是医术高明,而且没有架子,在她身上能感受到医者父母心!”因为信任,两次找陈钰主任诊治并获得理想疗效之后,王先生由衷赞叹。
事情源于王先生因腰椎间盘突出接受手术,术前血常规白细胞显示16.0X10*9/L,血小板220X10*9/L,术后骨髓穿刺报告提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此后白细胞进行性上升,最高达83.7 X10*9/L,口服化疗药羟基脲,出现进行性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同时,出现黄疸、高热,总胆红素进行性升高达到170,乳酸脱氢酶高达1185,铁蛋白大于1500,病情一度告危。从外院转入瑞金医院急诊后,王先生的病情进行性加重,3天后转入瑞金北院血液科。
艺高人胆大。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陈钰判断王先生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转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症样表现。此时,王先生的白细胞0.8 X10*9/L、血红蛋白45、血小板10X10*9/L,陈主任果断按噬血细胞综合症治疗,予以大剂量地塞米松+VP16治疗,体温正常、黄疸进行性下降、血细胞上升,直至王先生的各项指标接近正常予以出院。
鉴于第一次“生死较量”的经历,出于完全的信任,当出院后的王先生出现莫名发热时,第一时间想到找陈钰主任诊治,并接受了化疗诱导缓解治疗。陈钰高超的临床功底和果断的处理手段,再次给王先生和他的家人一个惊喜,目前病情平稳。
作为一名临床血液病专家,由于名气太大,陈钰的专家号常常“一号难求”。每每专家门诊日,慕名前来找陈钰诊治的患者络绎不绝,但她从不因为忙碌而敷衍过一次病人。
家住市区的李先生不幸患上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在其他医院接受了8个疗程化疗效果不明显后,慕名前往瑞金医院北院找陈钰主任诊治。
当李先生赶到嘉定时临近中午时分,虽早已过了吃午饭的时间,但陈钰还是仔仔细细地查看了李先生的病理报告、既往的化疗方案等,在对淋巴瘤分期反复分析后,果断给出了新的方案。令李先生和家人惊喜的是,治疗后疗效较前明显好转。在接受14个疗程的化疗之后,鉴于李先生的病情稳定,陈钰为他调整治疗方案改为口服药物维持治疗,至今整整两年,未曾反复。
“真的!一点也不夸张,是你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在家人的陪同下,李先生专程来到嘉定感谢陈钰,每每说起,情难自已。
尽管临床工作十分繁忙,但陈钰还是极为注重临床科研。作为瑞金医院红细胞疾病亚专科负责人,她带领小组成员,在瑞金检验科、血研所的支持下,开设了许多与红细胞疾病有关新的检查项目,填补了瑞金医院多项检查项目的空白,使红细胞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在上海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处于前列。同时,积极主办瑞金医院首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高峰论坛等学术活动,与同行分享领域内最新成果,只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带去最新的治疗方法。截止2016年底,陈钰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或参与完成发表SCI 论文10篇,统计源期刊论文7篇。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16本。
在不断提升个人医疗诊治水平的同时,陈钰在担任瑞金北院血液科执行主任期间,将科室管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短短四年时间内,血液科医生已增至8位,科室年门诊量>6000人次,每月出院人数>130例;科室患者满意率99.75%、个人获得病人表扬59人次。同时,陈钰携血液科与嘉定地区兄弟医院血液科紧密合作,分流一部分病人去外院并定期进行联合查房,以解决病人住院难问题。
“钻研医术,医者仁心”不仅是众多病家对陈钰的肯定,更是陈钰从医30余年来,一贯秉承的行医准则和人生格言。
(瑞金医院北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