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十佳护士”六】老年病人的“贴心囡”

发布时间:2017年8月14日

f617a0ab9d91492c80f8031b2a332d64.png

“每个人都会老的,我只是尽了本分而已……”面对病家不绝于耳的赞扬声,江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病房的护士陈惠珍总这样“腼腆”的答道,一如既往的低调、内敛。

31床的孙阿婆刚入院时,由于家人忙于工作,很少来看望,一度郁郁寡欢。尤其是看到其他床位上老人的子女前前后后的不断,老人满满的失落, 这一切都被陈惠珍看在了眼里。

于是,陈惠珍就多了一个心,一有空便陪老人说说话,聊聊天,就连老人梳头、洗脸等日常起居,她也一一放在心上。慢慢地,老人心结打开了,脸上也有了笑容,话也多了起来。看到老人没有一件合身的毛衣,陈惠珍利用休闲时间为阿婆量身织了一件。穿上毛衣的那一刻,阿婆紧紧拉着陈惠珍的手,一定要她答应下辈子做她的女儿,直到陈惠珍微笑着同意才心满意足。有时,老人想吃个啥新鲜,换换口味,只要开口,陈惠珍总想尽办法满足她,女儿一般的贴心照护,直把阿婆乐得:我又多了一个女儿。

老年患者由于经常会伴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再加上他们机体形态的特征,对于疾病的反应会变得不敏感、不典型,故病症容易被忽略。同时,随着老年人的记忆功能、感知功能的退化,以及情绪情感、人格行为的变化,会产生多疑、依赖、易激动等情况。因此,作为老年护理病房护士长的陈惠珍,与姐妹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做好护理,让家属放心”。同时,也更明白肩上的担子与责任有多重。

自1995年担任老年病房护士长以来,陈惠珍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运用现代化管理模式,通过制定工作计划、完善管理制度、狠抓护理质量……成功打造了一支精良的护理团队,力争把服务做到最好。

鉴于老年人浅睡易醒、睡眠质量差等特点,陈惠珍与姐妹们不断做着探索,从病房的窗帘颜色、灯光……等小细节着手,以老人舒服满意为目标,尽最大可能为住院老人营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同时,针对不同病人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她带领姐妹们为老人们量身订制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或糖尿病患者贪吃时的提醒“监督”,或老慢支患者在换季时的重点护理……二十余年来,陈惠珍就是这样用心做好自己的护理工作,用心呵护每一位老年患者,带领姐妹们以“细心、耐心、用心”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赢得良好口碑。

82岁的姚老太由于骨折,长期卧床,入院时全身感染严重,身体多处压疮,还散发出一阵阵难闻的恶臭。陈惠珍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她“不放心”其他姐妹,每次要亲自给老人换药才放心。在老人住院的那段时间里,为帮助老人尽量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陈惠珍的生理钟像“定时器”一般,一到点就为老人翻身、按摩,一到点就为老人清理大小便。鉴于老人褥疮的严重程度,陈惠珍放弃休息,主动去专科医院皮肤科咨询专家,讨教治疗方法,终于让严重的褥疮不再折磨老人,让当初曾动过放弃念头的家属直呼“奇迹!奇迹!”

一直以来,面对着老年病房卧床患者多、基础护理工作量大等的压力,作为一名护理管理人员,陈惠珍总是带头忙在前头。同时,作为一名管理人员,陈惠珍更注重科室的管理,团队的打造。她根据科学、便捷的原则对各种医疗物品、药品等分门别类作好标识,定点放置、定人管理,并利用休息时间亲自制作医疗文件架,用来放置各种检查单、报告单、医疗文件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忙于工作、忙于服务病人的同时,作为科室领头人,陈惠珍还在关心好姐妹、打造好团队上上足了心。日常工作中,姐妹们的喜、怒、哀、乐,都逃不过她的眼睛;一有急事、难事,她主动顶班、帮忙,一次也不落下……以至于姐妹们都习惯喊她“大姐”,而不是“护士长”。

由于身体原因,陈惠珍从护理管理岗位上退了下来,但她仍然坚守在老年病房护理岗位上。每天早上,她还是会早早来到病房,逐个询问病情;每天下午,她还是会细心地给病人分发口服药。一旦遇到有急、危重病人抢救时,她还是一如既往地冲在最前面。“做一天就要尽一份责”,面对着姐妹们劝她多休息,别累坏了身子的劝说时,陈惠珍还是那么“一本正经”地说道。

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这是病家们对这位“好女儿”、姐妹们对这位“好大姐”的一致认可,更是陈惠珍三十五年护理工作的真实写照。

(江桥镇社区卫生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