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十佳护士”十】只为把护理工作做得更好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13日

c4dbf80eb55b4e9baeb9253db58aa828.JPG


“因为大家都知道要过长假……”姐妹们不无“幽默”地打趣道。就在这个刚刚过去的长假到来之际,原本住得满满当当的ICU,随着那些危重病人一个个转危为安,转回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繁忙的ICU终于“安静”了。“能太太平平过个长假啦,而且是八天的长假。”姐妹们个个喜形于色。

既然是难得的长假,曹梅利就计划带着已是很久很久没有看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孩子回趟老家。就在长假的前晚曹梅利打点行李时,突然接到科室打来电话,说是一下收治了三位重危病人,生命体征都及其不稳定,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好的,我马上就到。”接到求助电话,曹梅利没有一丝犹豫。

由于曹梅利的爱人也是名医生,也是为了回家探亲而特意安排,这晚在医院值班。把孩子独自一人留在家里睡觉,想想平日里睡觉孩子就很不“老实”,常常是睡着睡着就会从床的一头翻到另一头,会不会从床上摔下来啊?放下电话,曹梅利犯起了难。一边是重危病人抢救需要她帮助,一边是年仅八岁的孩子需要她照顾。“平时遇到重大抢救只需电话指导就好,这一下子来了三位重危病人,到现场和不到现场,对于当班姐妹们的支持肯定是不一样的。万一……”想到这,曹梅利只得在用被子垒起一道“安全墙”,就头也不回,向医院赶去。

抢救持续到了凌晨,直到三位重危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曹梅利才在姐妹们的催促声中匆匆回家。也许,孩子也懂得妈妈不在要乖的道理。推开家门,她看到孩子依然睡着,一颗悬着心放了下来,忍不住俯下身去,亲了亲孩子额头。从不轻易流泪的她,此时此刻,却再也抑制不住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

“孩子是科室的孩子……”尽管,为了工作方便,曹梅利已从市区搬到了安亭居住。从刚开始创建ICU时的忙碌,到现在病人越来越多的依然忙碌,曹梅利全身心扑在了她所热爱的岗位上,陪伴着一位又一位重危病人转危为安。却少有时间多陪陪刚读两年级的孩子。放学回来不能直接回家,只能在姐姐们的宿舍里等着妈妈“忙好”才能回家。有时会等到睡着,屡见不鲜。难怪她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好在有科里的姐妹帮着照顾,不然真是苦了孩子啊!”每每说到这里,她总情不自禁洒下愧疚的泪水。

“护理的工作都是一些平凡而又琐碎的小事情,但每一件小事必须要尽全力做,小事不做好就会成为无法弥补的大问题,病人的事无小事,都是事关性命。”这是曹梅利对她的“伙伴”们说的最多的话,是她十六年ICU工作、历练中的最真实感悟。从一名普通的ICU护士到ICU专科护士再到护士长,曹梅利一路走来,一路成长着,所变得只是青春的远去,而对待患者的真诚微笑、精细护理却始终没有变。

转眼间,到安亭新院来已是一年多了,这段时间,曹梅利护理过最大年龄的达93岁,最小的仅4岁。说起93岁的李奶奶,她至今记忆犹新。奶奶是本地人,年事高,加上肺功能不好,在髋关节置换术后住进了监护室。姐妹们都因奶奶说不了普通话而难以沟通,根本不能配合着护理、治疗而对她“敬而远之”。但曹梅利没有退缩,而是用了加倍耐心,经常一个字一个字地与老人做着沟通。也就在这样断断续续的沟通中,指导老人配合护理,顺利度过了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危险,平稳转回普通病房。

ICU实行的是24小时无陪护制度,患者的所有治疗、护理、擦身、饮食等全部由护士照料完成。在安亭新院开科初期,由于科室年轻护士居多,缺乏照顾危重患者的经验,曹梅利就从点滴教起,怎样帮病人翻身拍背、清理病人大便时如何保护好皮肤,给患者安置怎样的体位既让患者舒服又有利于病情恢复……。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曹梅利还把全部空余花在了阅读前沿书籍,了解最新动态上,并结合护理工作实践,撰写护理论文、开展课题,为的只是把护理工作做得更好。同时,担任起第二军医大学兼职带教老师,以及美国心脏协会BLS技能培训导师,将所学所能毫无保留地教给护理同行们,为的只是让同行能少走一些弯路,把护理工作做得更好。

只为把护理工作做得更好。不仅是曹梅利的愿望,更是她一言一行的标尺,她用她的热情与行动,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一名优秀ICU护理人所应具备的品质,在这样的琐碎中收获着人生的价值。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