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善于临床积累与凝练的医生

发布时间:2018年1月2日

[编前语] 今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全国统一选拔审核和考试中,区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张少军以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脱颖而出,成功入选第四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是嘉定区唯一的入选者。

“这份荣誉含金量高,来之不易。”究竟张少军在从医路上有着一份怎样的坚持和专研精神才能敲开全国性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殿堂?让我们一起来走近张少军……。

 

7e88abe87d644db69bd835fbc15fc76e.JPG


按约定时间来到病房时,张少军正在给一位直肠脓肿患者术后换药,周围还围着几名年轻医生。“不同的肛肠疾病有不同的换药方法,脓肿术后脓腔坏死组织多,分泌物多,剔除腐烂组织很重要,还要根据脓性分泌物的多少,选择不同的药物冲洗……”一边如“绣花”般认真换着药,张少军一边为年轻医生们讲解着换药要点和注意事项。换药结束时,张少军又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交代了术后的饮食注意。此时,笔者注意到刘先生眼中竟噙满了泪水。相信这泪水不是因为痛,而是源于对张医生认真的感动。

“换药还得主任医生亲自上阵?熟人啊?”笔者打趣道。“由于肛门部位及功能的特殊性,肛门部手术都是有菌手术,术后创面容易受到肠内外细菌感染,术后换药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很关键。”张少军一本正经解释道,“团队通过红油膏、月白散和白玉膏等自制中药软膏在不同时期的使用效果追踪,以找到既方便,痛苦又小、创面愈合快的方法,只有在换药过程中才能更好观察。”认真严谨的医疗和治学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2000年夏,张少军通过人才引进,来到了嘉定这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并爱上了这里,成为嘉定区中医医院一名肛肠科医生,怀揣着全心全意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医生梦。“心存感激,为患者减轻痛苦”,希波克拉底誓言,始终鞭策着他在医学路上,一路前行,初心不变。

今年9月,饱受臀部莫名疼痛已一月有余的李先生,几乎是坐立难安,连睡觉也不得安逸,严重影响到了他的工作与生活,甚至有次坐地铁时,一个疏忽,一屁股坐到硬硬的椅子上,钻心的疼痛差点让他痛晕了过去。期间也多方就医,但就是因为找不出疼痛的真正原因,治疗效果甚微。在与朋友聊天时,朋友介绍他到中医医院肛肠科试试中医,“人家医院肛肠科可是国家重点学科哦。”“也是,试试中医有啥方法。”李先生当即在家人陪同下前往就诊。这天门诊接诊的就是张少军医师。

就诊时,李先生的肛周局部没有明显的异常,但疼痛剧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张少军怀疑是直肠深部感染。于是,在与有放射科的沟通下,特例为李先生加急作盆腔磁共振增强检查,并确诊为直肠深部脓肿。影像显示,脓肿有68x75x88mm大小,且病灶最深处,已累及膀胱下壁及前列腺。“必须马上手术,一旦出现脓毒血症将会危及生命……。”在快速做出病情判断的同时,张少军与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并得到了同意。

此时已是过了下班时间,但张少军根本没在意一天门诊的疲劳,直接与手术室取得联系,一心就想着快一点为李先生的盆底脓肿切开引流,解除危险。

走出手术室时,外面的路灯已是齐刷刷的亮了起来,而咕咕直叫的肚子也提醒着他:时间不早了,该回家了。“如此罕见的大脓肿,如何换药?”张少军此时想的却是李先生术后换药的事。从抽屉里拿出几片日常“战备”用的巧克力,让叫个不停的肚子稍稍安静一会,再次拿起李先生病史,研究了起来,并制定了一套缜密的换药方案。从此,李先生每天的换药,就是张少军最大的牵挂,即使是双休日亦从未拉下过一次。

二十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张少军不但善于临床经验的积累,为患者解除痛苦,更善于临床经验的凝练,为更多患者服务。把治病与科研有机结合,并把科研成果运用到临床,是张少军一直为之不懈的努力。

针对复杂性肛瘘传统手术创面大、疼痛等并发症多、愈合时间长的缺点,张少军将中医外治法和现代治疗理念相结合,不断改进手术模式,采用“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低位挂线高位扩创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以手术伤口小,治愈率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等优点,为数千例患者带去了福音,深受好评。由他主持的《肛瘘对口引流保留皮桥术临床研究》、《低位挂线高位扩创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研究》,获“上海市嘉定区科技进步三等奖”,个人荣获“嘉定区优秀青年人才”、“嘉定区第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和急需紧缺人才”称号、受聘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一件白大褂,一把手术刀,一张中医处方笺,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手术台上的“切切缝缝”,台下的“勤勤恳恳”。荣誉背后负重前行,未来三年里,张少军将接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第四批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致力于中医的传承发展,谱写更华丽篇章。

 (区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