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十佳护士” 区中医医院护理部主任 王晔琳
从学习毕业,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天起,王晔琳就深知,护士职业道德修养对护理人员来讲是无止境的,可以说是生命不息,道德修养不止。也明白护士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在于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从而将职业实践中对职业道德的意识情感和信念上升为护士职业道德习惯的道理。
在忠诚、严谨的职业态度引导下,在科学、规范的管理风格约束下,一路走来,王晔琳深深懂得护理对于生命的重要。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一名护理管理者,并带领着她的护理团队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暑春秋,谱写着一曲又一曲感人的篇章。
2006年,王晔琳扛起了医院护理部主任的重担。上任伊始,她就清晰地看到护理队伍的稳定及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医院护理质量的基础。鉴于中医护理专业人才匮乏,每年中医院校毕业的护理人员甚为珍贵等原因,在积极招纳人才,全身心钻研中医理论、护理技能外的同时,她高瞻远瞩,立足于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实际,制定了全院中医护理培训计划,将新入院的护士,一定选送到上海市中医药大学参加100学时的中医基础知识培训;三年以上有经验的护士选送参加中医提高班学习;五年以上护士参加中医护理技能的实训学习。院内的护理骨干则送上级医院及参加全国中医护理骨干的培养。让全院占比95%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都能掌握中医护理知识,并运用到临床,一步一步提升着中医专科护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
由于基层二级中医医院收治的患者与三级医院不同,相对以老年患者居多,特别是肿瘤科收治的大多为失去手术机会的晚期肿瘤患者,鉴于实际情况,王晔琳带领团队在仔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推出了老年患者护理的“三重点一注意”护理流程,运用品管圈管理模式防范临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根据调查中发现的肿瘤及需长期输液患者的PICC置管的需求,又选送操作能力强的护理骨干学习技术,回院开设了PICC置管及维护门诊,解决了肿瘤患者为置管和维护往返三级医院的辛劳。
在她的心里,服务质量和患者感受始终摆在首位,如何让这些优质护理能够最终转化为贴心的服务,提升患者的就医感受度,一直是她的不懈的追求和永远的思索与实践。
经过大量的患者调研、深入的病区走访,2017年起,组织全院各病区开展DIY护理宣教视频制作这一创新举措。美小护们纷纷化身为“编导”,应用真人演绎、卡通动漫等方式,DIY了15个健康宣教小视频,内容涵盖就诊流程、疾病预防、健康养生等,一改以往乏味、单一的口头宣教方式。在各病区,一经播放推出,立刻受到患者及家属的“追捧”,好评不断。在嘉定电视台、上海电视台新闻坊采访报道后,更是成为了居民茶余饭后的美谈。
为了让各科的专病护理更加凸显中医内涵,王晔琳更是付注了全部的智慧、全身心的投入。在她的组织带领下,从大内科开展的艾条灸治疗虚寒证胃脘痛、儿科护理配合冬病夏治开展的穴位贴敷离子导入操作、肿瘤科护理开展的耳穴埋豆缓解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内科护理开展的蒲黄冰片膏防治化疗性静脉炎的中医护理课题研究等,到肛肠科护理组推出的免费提供来诊者的一杯辩证中药茶饮,桩桩件件,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医医院的护理内涵质量,更使医院的中医护理技术从无到有,中医护理85%的开展率,中医护理方案92%的开展率,得到了上海市中医护理质控的肯定。“一花独放不是春”,决心要将中医护理技术在区内全面推广的王晔琳,牵头开展了多次区级中医护理培训、竞赛活动,让中医护理技术真正走入了全区十三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更多患者体验到了中医传统医学的魅力。
30年的护理临床及管理工作,王晔琳养成了及时总结、善于研究的工作习惯,先后发表各级各类论文11篇,先后参与《中医专科专病护理》、《现代中西医护理操作技能》等专业书籍的编写,参与各级各类课题8项,协助外院开展课题2项。
“根植沃土,吐露芳华”, 在王晔琳的带领下,医院护理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肛肠护理组的优势病种护理方案入选“上海市中医护理示范项目”,1名护士长荣获全国中医优质护理先进个人,医院护理团队荣获“全国中医护理先进集体”。
(区中医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