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让病人痛苦而来 高兴而去—— 记“全国优秀乡村医生”获得者张洪祥

发布时间:2018年9月12日

“小弟这人真好,他把伲老人当作了父母,有啥事体随叫随到……”。人民村2组74岁的严秀英老妈妈说起乡村医生张洪祥时总不无感慨。老人所说的小弟,就是嘉定工业区人民村乡村医生张洪祥,为严妈妈义务上门推拿,已三年多了。

三年前,人民村14组的徐某,因患肝癌后期疼痛难忍,夜里1点多家属打电话给张洪祥,他二话不说,赶去镇痛,回到家时已是凌晨3点多了。

随着农民朋友对健康保健的需求不断提高。张洪祥根据农村老人“三高” 病例及风湿病人较多的特点,自发组织起一支晨操队,每天义务指导老人锻炼。人民村的张老太因患脑溢血后行动不便,经一年多晨炼,如今已能正常生活劳动了。

串村走户是乡村医生最大的特点,张洪祥几乎走遍了全村每户人家,村里没人不认识他的,也没他不认识的,就是节假日、双休日,哪里有病人哪里就有他。忙中偷闲编辑的宣传栏、黑板报以及村里的广播和上门指导,成为了村民们的健康贴心顾问。他所在的人民村有128位行走不便的高血压老人、62位残疾人、58位糖尿病人、18位精神病人,定期上门访视、定期指导康复、关心饮食起居,他们每个人的健康档案,张洪祥是烂熟于心。

为了方便与聋哑人沟通,张洪祥还专门跟在聋哑学校教书的外甥学习了手语。人民村5组有对聋哑夫妇,每次都为张医生能与他们没有隔阂的交流而高兴不已。

随着人民村导入的外来人口达到了400多户。浙江兴化的尹某,几年前患了心脏病,是服务站的“常客”,在张洪祥的推荐下到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康复后,总念着张医生的好的他,有事无事的要去看看张医生,成为服务站忠实的“常客”。“他从不把我们当外地人,服务好,水平高,是少见的好医生。”,来服务站看病的外来人员都有着相同的感受。如今在服务站看病的外地人每月多达500多人。“来的都是病人。”在张洪祥看来,服务好病人就是他的职责。

前年10月份,18岁的安徽籍务农人员单某,因身体不适到中心医院就诊,医院血检后疑似乙脑,然而由于单某就诊时在地址栏中只填写了人民村三个字,一时就不能马上找到。张洪祥知道后立即对村内的外来住户和分布在田间的蔬菜大棚“地毯式”搜寻,最终在人民村11组的蔬菜大棚里找到了他,不但使他得到了及时治疗,也使疫情得到了有效防控。单某的父亲见医生如此关心,不无感触地说道:这在我们老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服务水平,今年已是56岁的张洪祥在繁忙工作的同时,除完成了全科医师培训,还不放弃任何一次的专题培训,他的诊室里、家里,甚至随身所带的包里,最多的就是与医学有关的专业书籍。如今,针灸、推拿,拔火罐、皮肤病治疗等已成为卫生室的特色门诊。

“让病人痛苦而来,高兴而去”。 30多年来,张洪祥在乡村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当初学医立下的誓言,无怨无悔。

(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