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十佳医生”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肿瘤科主任 袁振刚
作为军人,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作为医生,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救死扶伤、待患如亲。袁振刚,就是这样,作为军人,坚毅而果敢;作为医生,不善言辞之下,满满的诚恳、谦虚,治病救人。
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急肿瘤患者所急,想肿瘤患者所想,为肿瘤患者寻求最优化的治疗手段,减轻痛苦,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孜孜不倦。不仅是同事们、病家们对袁振刚的赞誉之词,更是袁振刚一直的行医准则。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安亭院区三甲综合医院)肿瘤科,是个新建科室。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中,科室床位扩展至70张,已成为嘉定区乃至上海各大医院规模最大的肿瘤科科室之一。现任科主任,博士、硕士生导师的袁振刚,在接过科主任重担那刻起,就明白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他始终以坚持、完善肿瘤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为抓手,持续强化内部质量控制,让医疗质量体现在每一个病例中。凭着各项业务考核成绩的优异,连续两年被评为学院先进科室。2017年,科室代表全院参加了上海市医疗质量检查,受到督查组的一致好评。
但无论是医院领导还是科室同事,都知道学科发展的每一步中,都有着作为学科带头人的袁振刚的全身心付出。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学科建设开始,袁振刚就把目光盯在了科室整体业务素质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上。带领着肿瘤科大力开展和推进肝胆肿瘤的规范化诊治,坚持诊疗先进性与规范化结合,并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微创治疗等方面不断取得着突破性的进展。特别针对恶性肿瘤肝转移,通过多学科团队(MDT)的方式,为患者制定全程个体化诊治策略,科学应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最优化治疗,其中胃肠恶性肿瘤肝转移的诊治目前已成为学科特色。
有一位伴肝脏巨大肿块转移的小肠恶性间质瘤患者,找到袁振刚治疗时,也就是带着“死马当作活马医”,试一试的心态来的,却不想,就是这样一个被多家判了“死刑”的患者,经过精准检测后给予靶向治疗、联合介入治疗后,竟然有了奇迹般的转机,“本来我们都做好了放弃治疗的准备了,不想……”家属一番发自内心的感叹,言语中无不表达着对袁振刚的感激与敬佩。这事情一度成为美谈。
都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袁振刚的悉心带领下,科室成为了医院精准医学中心的临床基地,聚焦肿瘤基础科研与临床精准治疗之间的转化性研究,立足国际肿瘤诊治前沿,旨在为广大肿瘤患者提供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方案。
有位黄疸伴胰腺占位的“肿瘤”患者,辗转多家医院未果,凭着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袁振刚不仅给出了IgG4相关疾病的诊断,缓解了疾病症状,更让患者与家人欣喜的是终于摘除了悬在患者头上近一年多的“胰腺癌”帽子。
一路走来,深知一花独放不是春的袁振刚,也在带教培养上下足了功夫。秉承“基础与临床并重”的理念,坚持雷打不动地在每个周三,开展科室的临床专业讲座和业务学习。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持续不断地教学工作,在提升肿瘤科全科医务人员理论知识水平的同时,让科室每位医生都有着自己的研究方向、临床课题。在过去一年里,科室成员成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由他作为主要负责人的Ⅱ期临床研究“硼替佐米治疗PTEN表达缺失的进展期胆管癌的临床研究”获得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中心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一项;发表SCI论文3篇。在国内外肿瘤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文章30余篇,发表在Gut、Cancer Res等国际权威杂志上;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二项和三等奖三项等研究成果,以及承担及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卫计委等多项研究课题,既是科研学术领域的一个个奖杯,更是一次又一次的学科的发展见证。
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使命的袁振刚,更以一个医生的使命,关注着更多人的健康。为提高大众对肿瘤的认知水平,倡导健康生活,普及肿瘤防治知识,热心公益事业的他,一有机会就参加义诊服务、科普教育……乐此不疲,用默默无闻的奉献诠释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东方肝胆外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