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奉献不言苦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0日

50c37c4f1308485bb9c4ae127cf98e81.png

“十佳医生” 区中心医院妇产科主任  石 琴

 

“精”于专业、“诚”于品德,才是德才兼备的“大医”。石琴就是这样始终鞭策着自己,为万千姐妹带来关爱的。

作为科主任,她带领科室医务人员积极争当行业排头兵,致力于学科建设,不断发展妇科腔镜手术,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下子宫肌瘤剜除实现了子宫肌瘤患者保留子宫的梦想;作为医生,她不分昼夜,出现在每例危重孕产妇抢救现场……她身上似乎有着用不尽的劲头。

2015年8月29日凌晨时分,当人们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中时,谁又能想到此时的区中心医院手术室里,一场惊心动魄,甚至可以说与死神决一死战的战斗正在悄然进行着。

这是一位年仅26岁的二胎妈妈,三年前曾接受过剖宫产术。令她和她的家人万万没有想到的事,这次成功的二胎受孕竟会带来一场几乎灭顶的灾难。在受孕38+4周时,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下腹痛,于当天清晨急诊入院。检查诊断为“疤痕子宫,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对于一位子宫破裂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的孕妇来说,“立即手术终止妊娠”似乎是唯一的方案,特别是胎儿还存活的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因为谁也不知道,下一秒,胎儿的心跳是否就停止了……这一切决定了这场战斗的特殊性,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与时间的赛跑。

领衔这场战斗的“主帅”就是石琴。尽管这样的病例对她来说见多了,在危重孕产妇的每次抢救中,也被同事们封以“定海神针”的称号,但她还是没有一丝懈怠。为了尽可能抓紧时间,在被紧紧呼叫到医院的途中,通过手机把孕产妇的病情、进展了解得仔仔细细,心中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

无影灯下,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声打破了几乎连空气都被凝固似的手术室。随着一名男婴顺利娩出,让全场的医护人员稍稍松了口气。然而此时,石琴非常清楚,胎儿的娩出只是标志着抢救的真正开始。医疗设备清晰地显示着产妇的子宫呈T字形破裂,腹腔内出血达2500毫升,几乎是人体全身一半的血量。血压一度跌到64/27mmHg,快速补充血容量,积极抗休克治疗是抢救的关键。一旦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随时会发生术后大出血、DIC、多器官功能衰竭……,后果将不堪设想。在她指挥下,又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搏斗”,终于,产妇的子宫保住了,生命体征亦趋于了平稳。看着产妇脱离鬼门关后情不自禁的喜悦,石琴也笑了,疲惫劳累也随之烟消云散。

作为新一轮嘉定区医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区中心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正式启动建设。为进一步提升危重孕产妇的救治能力,在医院的支持下,石琴带领科室,软件、硬件多管齐下,投身于救治中心的建设。

与此同时,石琴更是把优化人才梯队,持续提升服务能级作为就焦点,作为目标,更作为抓手,在疑难、危重孕产妇救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更为建立区域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危重中心接受区域内有妊娠合并症孕妇的转诊,包括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合并肾绞痛、妊娠合并胆囊炎等产妇的诊治,瘢痕妊娠、宫内妊娠子宫动静瘘、产后出血产妇的DSA下子宫动脉栓塞等等。不到一年时间里成功抢救危重孕产妇9例,包括妊娠合并颅内出血、妊娠合并癫痫、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宫外孕药物保守治疗粒细胞重度减少、钳刮后子宫破裂等危重产妇。并被挂牌全国“PAC优质服务医院”。

作为一名医生,石琴还热心公益及科普传播,现为公益组织“同心共铸中国心”妇产科专家委员会上海分会委员。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她勇于创新,科室产科门诊线上开设孕妇学校,线下签约“准爸妈大学”,为孕产妇提供整个孕期的咨询服务和指导。闲不下来的石琴更热衷于参加各类志愿服务,远至边疆,近到社区,一路芬芳。2015年曾获“中华民族一家亲,脑心同治走基层-走进南疆”公益活动“优秀志愿者”光荣称号。

恪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亦如她的名字,一路走来,石琴用最美妙的音符弹奏出一曲曲天籁之音,用奉献实现人生价值。  

     

(区中心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