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学习即将近进入尾声。归期在即,心忆过往,收获匪浅,感触颇深,事事难忘,情情难舍。
我是来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的一位平凡的彝族医生,名叫李辉平,从事基层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武定县是一个集“山区、民族、宗教、贫困”四位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内交通闭塞、经济拮据、文化落后、医疗简陋,因此,能够参加这一次的对口帮扶进修学习,我倍加珍惜。
初来乍到时,由于独处异乡,难免忐忑不安,心生怯意,不过很快就烟消云散。来医院当天,院长、书记热情接待我们,推心置腹,鼓励我们用轻松上岗的良好心态去迎接进修生活。领导真挚诚恳和善解人意的话语犹如一股股暖流荡漾心头,大大增强了进修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医院还提前给我们安排好了入住的宾馆,办理好了就餐的饭卡,发放了崭新的白大掛,制作了工作胸牌……至微至细,处处体现出“扶真贫、真扶贫”的精准帮扶。
根据医院的精心安排,我分别在中医内科、内病一科及针推科进行进修学习。九月份,我跟随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导师蔡以生主任学习。这期间,我学习了蔡主任的临证基本辨证思路,不断揣摩和领会蔡主任常用方剂的适应证及加减方法,如:银翘白虎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旋覆代赭汤加柿蒂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等等。通过学习,我的辨证理念得到更新,辨证思路得到丰富,组方方式得到延伸,用药范围得到伸张。十月份,在内病一科病房进修学习期间,在科主任和老师带教下,我学习了规范病历的书写、正规医嘱的开具、心肺危重病人的救治步骤、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医院交叉感染的预防、临床路径版块的管理等等。十一月,我在针推科跟随罗永宝老师学习小针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从理论学习到基本手法练习,罗老师都耐心带教,细致认真。治疗时,他边操作边为我讲解选点、消毒、进针、松解、切割、铲磨、剥离等各种操作步骤及手法。一段时间下来,我基本掌握了小针刀治疗的理论要点,能对腰椎病、颈椎病、膝关节病等常见病进行操作治疗。
除了业务能力的提升,区中医医院各位老师及所有医务人员的敬业精神也让我获益良多。他们“对工作的那股拼劲,对病人的那股亲劲,对学习的那股钻劲,对行风的那股廉劲”让我敬服敬仰,由衷赞叹。在诊疗过程中,对病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对病情明察秋毫,一丝不苟 ;对组方严谨细致,缜密周全 ;对疗效精益求精,触手生春,真正做到了手持仁术,胸怀仁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位于上海北部的嘉定区,不仅美轮美奂,且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三个月里,我还学到了很多的新时尚。比如嘉定人民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指示精神,全民参与,率先垂范,使我充分认识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比如嘉定人谈吐文雅,彬彬有礼,豁达开朗,虚怀若谷,一贯保持的那种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处世风格,让我钦佩崇拜……学到的这些新时尚新风貌,我也将连同医疗技术一起带回家乡,以丰富自己的人生理念,充实自己的人生价值。
花开,但为映月;风起,但为雪舞。通过这一次的对口帮扶进修学习,不仅使我的医德境界得到了升华,医疗技能得到了提升,还使我拓展了视野,豁朗了人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回到武定后,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解除贫困山区群众疾苦贡献力量!
(云南省楚雄武定县医院 李辉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