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医者而言,最欣慰的莫过于得到患者的信任和肯定,对于一名患者,最幸福的莫过于遇见德技双馨的好医护。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南翔医院共收到154面锦旗,140封感谢信。
一面面鲜艳的锦旗,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都表达患者对医护人员医疗技术的肯定、服务态度的认可、医德医风的赞扬,是守护医者仁心的“良方”。
众仁公寓老人又来表扬啦
“今天我们代表众仁公寓及全体老人感谢医生护士全心全意地为老人救助,以及在就诊过程中给予耐心、包容、关爱。”众仁公寓两名职工代表受老人们的嘱托,将印有“仁心仁术 救死扶伤 关爱老人 情暖心房”的锦旗和感谢信送到医院文明办。
曾经有6位平均年龄88岁的老人,经过一年时间的邀约,组团来到南翔医院,特意向为他们医治过的康复科向文海医生表示感谢,老人感恩的场景至今让人难以忘怀。据悉,众仁公寓老人平均年龄八十多岁,不乏九十岁医生的高龄老人,随着年龄的逐年上升,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南翔医院离众仁公寓近,也成了老人们就医的首选医院,更关键的原因是这里的医护人员态度好,对老年人有耐心,尊重老人。
曲阿姨的笑容又回来了
曲阿姨曾经整夜失眠,整日愁眉苦脸。在经过南翔医院心理医学科专业治疗后,如今病情好转,久违的笑容又回来了。
回忆起刚开始治疗的那段时间,曲阿姨对自己无理取闹,抗拒用药治疗的态度表示后悔,幸亏心理医学科王雅萍医生不放弃、不埋怨,一次次分析失眠症和焦虑症的治疗方法,并反反复复解释药物成瘾问题,从一开始的不配合到后来的依从性极高,这都源于医生对患者的“唠叨”,愿意倾听患者的心声,并用正确的方法引导患者,治疗疾病。
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用药,曲阿姨的心慌胸闷现象明显好转,夜眠也明显改善,每晚能睡6-7小时,之后安眠药逐渐减量,抗焦虑药继续巩固治疗,每次复诊曲阿姨情绪状态明显一次次好转。通过两个月的治疗,药物再慢慢减量,病情大有好转,再经过适当的心理疏导巩固,曲阿姨的身体、心理、情绪均恢复正常。
回顾这一段治疗史,曲阿姨充满了感激之情,说到动情处,眼中噙满了激动的泪花。
医生尽责服务感动患者
“谢谢你们及时查出了大毛病,让我第一时间得到了治疗!”一位患者紧紧地握住了消化内科陆敏主任的手,将承载着感激之情的锦旗递到了陆主任的手中。
原来顾先生长期以来一直有明显的下腹部不适症状,辗转几家医院,做过多数检查都未查出原因。顾先生整日忧心忡忡、寝食难安,在家人的建议下来南翔医院消化内科再次就诊。陆主任根据病史,对病情分析和推测,果断建议病人行肠镜检查,当时肠镜预约已经至一个月以后了,陆主任考虑到如果确实为推测的病症,患者应尽早治疗为佳,如果身体正常,也可尽早消除患者的担心。陆主任与患者、科室人员进行沟通,科室决定放弃休息,在顾先生做好肠道清洁准备后,胡敏医生和陈昌海护士一起加班加点为患者进行了肠镜检查。
果不其然,在顾先生升结肠的位置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腺瘤,为了识别性质,胡医生仔仔细细地在病灶处做了活检。为了不耽误病人的最佳治疗时间,陆主任手术刚结束就联系病理科对活检组织化验。在病理科的协助下,两天后就出了结果,证实了绒毛状管状腺瘤。因患者病灶十分巨大,而且血供丰富,如果茫然进行内镜下手术可能有大出血的风险,在陆主任和几位消化科医生的反复权衡下,建议患者至外科进行手术切除。
术后,顾先生无腹部不适,各项指标正常,休养后第一时间来到南翔医院消化内科对陆主任表达感激之情。
患者感谢的背后,是团结协作的康复治疗师团队
“我真心感谢康复医学科每一位治疗师的精心治疗,是你们让我站了起来,还能生活自理,这面锦旗就代表着我和我家人的感谢!” 即将出院的周先生笑着亲手将这面锦旗交给治疗师。
几个月前,平日里素来体健的周先生突然晕倒在地,家人发现后拨打“120”救护车将其送来我院,检查诊断为突发脑梗,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周先生转入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
起初,周先生软瘫卧床,无法坐稳,患侧上下肢没有任何肌肉收缩。“医生,我还有希望吗,我还能恢复成原来那样子吗,我什么时候可以站起来啊?”通过他的疑问,康复治疗师看出周先生非常心急。于是治疗师在治疗的同时耐心劝导:“你只要配合治疗,就一定会有进步。”为了增加周先生康复信心,治疗师与周先生共同制定了第一个目标,即一个月以内周先生可以自己翻身坐起来,并且能独自坐稳数分钟。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指导周先生主动利用健侧去帮助活动患侧,周先生也积极配合治疗。两周之后,周先生就能够独自坐稳数分钟,轻推也可以坐稳不倒。当完成了一个目标,达到一个新阶段,治疗师再给周先生重新评估,制定下一个小目标,周先生也不再苦恼,有了康复的信心。
在周先生康复的五个月里,从卧床到站,从站到迈步,从迈步到走,从一开始的迷茫到现在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治疗师们也看着、陪着周先生一点点的进步,大家开心地说道:“周先生的积极配合,比起这锦旗来说,更能体现患者对我们的信任。”
母乳宣教持之以恒 手把手指导增加信心
“科室的全体工作人员对母乳喂养的重视让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尤其感谢俞护士给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她的精心指导和细心呵护下,二宝做到了纯母乳喂养,这真的是我没想到的。”宝爸激动地说着。
第一胎的时候全家人都想让大宝吃母乳,但是没有成功,家人觉得有点遗憾。责任护士俞林桂在收治孕妇的过程中了解了他们的担忧,分娩前,俞护士为孕妇及家属详细讲解了母乳喂养的好处、方法、技巧等相关知识。“明天分娩后我会来病房教你们具体方法,宝宝肯定能吃到母乳。”俞护士的这句话大大的提高了孕妇及家属的信心。分娩后回到病房,俞护士第一时间给宝宝持续了30分钟的早接触早吸吮,一会儿已有乳汁泌出,全家都非常开心。
住院期间,俞护士手把手进行母乳喂养技巧指导,询问宝妈术后身体恢复情况,指导宝宝喂养、脐部消毒、新生儿护理方法等。出院前产妇和家属把精心制作的感谢信交到护士长手中。
坚守初心 感动老兵
南翔医院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感谢信,这封信是一名退伍老兵写来的,他是代表另一位离退休军转人民警察——他的父亲患者陈老先生写的。陈老先生因心功能不全、心衰来南翔医院急诊后因病情危重收入ICU治疗。ICU高洁主任带领治疗团队第一时间制定治疗方案,积极治疗,经过二十多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康复出院。
他在信中写到:作为一名危重病人的家属,当时焦虑和不安的痛苦心情,正是一语难表。是全体医生在高主任的引导下,以共产党员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指导思想,凭借其雷厉风行的处置态度和高校缜密的治疗方案,将家属心中的阴霾一点一点抹去。他们对待病人耐心细致,治疗严谨全面,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医护团队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待患者如亲人,和蔼的态度、贴心的话语使患者和家属得到了久违的宽慰,作为患者家属和老兵身份,能碰到这样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团队,真是我们不幸中的万幸!
连续三位产妇写下感谢留言
南翔医院产房收到三封表扬信,虽然内容简单,但每一段质朴的文字都是发自产妇内心对南翔医院医护人员技术和优质服务的肯定。
护士小李一如既往的换好工作服来接班,交接到8床旁边时,产妇拉着小李的手亲切地述说着三年前生大宝那一刻,幸福的神情溢于言表。
夜班交接留下一位疤痕子宫合并糖尿病特殊的产妇,宫口已经开全,医生充分准备、严阵以待,助产士认真仔细地观察产妇宫缩等各种情况,整个生产过程,医生、护士一直陪在产妇身边,直至顺利诞下八斤半的宝宝,母女平安。
产妇刘女士整个分娩过程顺利,然而在第一次按压子宫时一阵出血达到500ML,助产士当即通知医生,巡回护士第一时间为产妇建立了静脉通路,妇产科医生火速赶至现场及时采取抢救措施,下达输血医嘱等,在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下,产妇转危为安。
一封英文感谢信折射浓浓医患情
南翔医院骨科医护人员收到一封和以往不同的全英文的感谢信,感谢信的主人MR. Corey是一位美国人,来中国从事外教工作已有两年。Corey因运动不慎导致手掌着地,拍片显示左手第5掌骨头骨折伴移位,王主任及常医生在全麻下仅用了40分钟顺利完成了手术,术后Corey恢复很好,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做康复指导。语言不通时,护士们为Corey画自画像并备注英文,Corey很快就理解了意思。出院之际,病区全体医护人员送上了象征中国传统意义的“中国结”, Corey用他不是很擅长的右手写下一封洋洋洒洒的感谢信,字里行间饱含感激之情。
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这一份份鼓励是对我们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我们工作的激励。医院将始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指引,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及服务水平,做好南翔及周边地区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南翔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