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共享笔记】|“疫”线有你——和你在一起

发布时间:2020年2月23日

2020年1月20日,嘉定区中心医院接到上级通知,立即启动医院呼吸道传染病应急预案,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隔离留观病区。疫情就是命令!一接到任务,医院立即组队,挑选精兵强将,加入到一线战“疫”中去。

2440f50efd374fe7bdda6584fd0a22f2.jpg

接到任务的那天,作为肺科主任的胡建荣义无反顾地一头扎进隔离留观病区,没有半点犹豫。他们接诊的第一位病人是一位新上海人,从患者的眼中,胡建荣读到了不安与无助。于是,查房后,胡建荣与小伙拉起了家常,并且告诉他,医生、护士都跟你在一起,不要怕!那一刻,他更加体会到自己的担子有多重,因为有太多的期盼寄托在他和他的战友们身上。

6a8aaee69910494784eafc8fcb4aa402.jpg

当金烨接到任务后,什么都没顾上,赶紧穿上防护服,便跟随主任一起进了病房。那天,她只跟还在上班的丈夫匆匆打了个电话,“我暂时不能回家了”,便至今没有回过家。

d3854b0b316449df92de53c9ead236e6.jpg 

17年前,梁海鹰曾参与抗非典战役,当年她不惧个人安危,主动请求护送一名疑似病人转院。如今,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她再次临危受命。接到任务的那一刻,她说:“这是一个党员该有的作为!”与17年前相比,还是一样地坚定,但多了一份从容。

“疫情很快就会过去的,大家一定要坚持哦!”乐天派的陈娓总是能给大家带来满满的正能量。当陈娓脱下手套的时候,手掌心竟然有好多个伤口,原来她有严重的湿疹。可是,上班必须要戴上手套,经常一戴就要好几个小时,手心一出汗,湿疹便更加严重了。有时候,痒得实在受不了,便用手抓,抓破了,就特别疼,尤其是在手消毒的时候,她还是咬咬牙忍着,坚持在一线。

40fb7d5cfecb413ba83e974e102ad60e.jpg 

近日,陈艳给护理部主任发了这样一条微信:疫情到什么时候,我就坚持到什么时候,不要换我出来!

明年即将退休的陈艳得知医院需要成立隔离留观病区,她第一时间报了名,并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这场战“疫”。就在陈艳入驻隔离留观病区的第二天,在家的丈夫突然发烧了。沉着冷静的陈艳并没有乱了阵脚,而是请来同事,通过“视频问诊”给丈夫看病。经过一番问诊,应是流感所致,并无大碍。于是,陈艳给丈夫配了药,又托人捎了回去。

陈艳是团队中的老大姐,阳光开朗的她,总是主动包揽很多工作。她也是当年非典的抗疫战士,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平日里,当有的护士妹妹想家了,她也会走到身边轻声安慰。

2fe0c0f23e8d40b89f8fe3ebea562d03.jpg

主管护师陆叶凤是护理应急队伍中的一员。入驻隔离病房的前一天,她胃不舒服,已经用了三天的奥克,担心身体影响工作,所以接班前,把剩下的一支奥克也用了。当班时,接到疾控通知,马上要来取样本,她一下还真有点紧张。患者是一个四岁的孩子,极其不配合。来到病房,孩子由他妈妈陪着,一直吵着要回家,整个咽拭子采样过程很困难。好不容易连哄带骗让孩子张开了嘴,棉签棒一伸进去,他马上条件反射地把嘴闭上,同时口水也喷了出来。采样完毕,发现输液没有了就开始封管,因为戴了两层手套,而且刚刚手消过毒,手套上湿漉漉的,接口处拧都拧不开,费了好大劲。等弄完,护目镜上全都是雾气,身上只感到湿漉漉的。一个夜班忙完,下班的时候,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压痕,鼻子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压疮。

这支应急队伍中,有第一次上阵抗"疫"的年轻医生,有经历过非典的沙场老将,有即将退休的老护士,还有放弃休假、忍着病痛、剪掉长发的美小护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在医院需要他们的时候,在疫情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舍下了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第一时间,请战出征。随着疫情的发展,护理部继续扩充应急梯队,支援抗"疫"一线。目前,护理应急梯队共有18名队员入驻隔离留观病区。

 

(嘉定区中心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