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共享笔记】|“疫”线有你——守住疫情防控“最前线”

发布时间:2020年2月25日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承担着最基层的医疗工作,琐碎而繁杂,却又举足轻重。每天奔波在各村和社区,深入居民家中,为居家医学观察的居民服务。他们穿着防护服、背着物资穿行于大街小巷,不停歇地在楼道间上上下下,防护服里面的内衣常常是湿透的。这份工作背后的艰辛,却非平常人能够感同身受。

631466e266084f7292c53dccd96081b9.jpg 

为了更好防控疫情,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一支专业“综合防控组”,承担南翔镇39个村、居委的居家隔离观察工作,对本辖区内从重点地区回沪人员进行逐一排摸,分赴社区、乡村进行上门医学观察,测量体温、健康宣教、询问身体状况,并指导隔离期间的各类消毒工作,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实施网格化排摸,形成“政府牵头、网格主导、社会协同”的大排查网络。确保健康管理全覆盖,守住疫情防控“最前线”。


防控保障的“老法师”——诸红霞

综合防控组的“诸大姐”,在平常的工作中她非常照顾身边的人,就像大家庭里的大姐姐,她就是第五小组组长诸红霞。




824b546270d34e549c022e6bfdead235.jpg

接二连三接的上门排摸从早上忙到天黑,最忙的时候一天要跑20多户人家,排查了45人……连续防控的经历,让她成了防控保障的“老法师”,后续上岗的人员纷纷向她请教工作经验和防护注意事项。“每天要安抚因居家隔离而紧张焦虑的居民,要宣传如何做好自我防护,我已经有经验。”身为医者和共产党员,她主动担当。


绝不退缩的抗“疫”兵——张陈燕

“妈妈在做什么呀?”“妈妈还有信息要整理,得晚点回来,九点多了,宝贝准备睡觉了哦!”     

晚上9:15,刚刚结束完当日最后一家排摸工作的张陈燕医生,走在小区路上匆匆与孩子简单视频通话,让家人知晓一切都好,后来又赶回到中心整理信息。

23437d610c3d463181e6dfcfe553d8ef.jpg 

自除夕以来,这是她排摸的第27天,每天平均工作10小时以上,工作强度大,累了就在路边歇歇,饿了就拿几块饼干垫垫饥。当问到怕不怕时,她笑着回答:“如果我们医护人员都退却了,那谁来抗击疫情呢?”


妈妈为你而骄傲——周露怡

“妈妈,生日快乐。” 一声迟来的生日祝福让90后的护士周露怡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疫情期间,护理中心负责整个医院的消毒隔离工作,在这里需要整合道口物资以及消毒防护眼镜,做好每天交接,保证工作的井然有序。

a9393e302e3044e39094b2ec96424316.JPG 

2月3日,周露怡主动留下来加班,对污染的护目镜进行消毒清洁。结束工作后到家已经晚上八点,此时她才给自己的母亲送上迟来的五十岁生日祝福。她对母亲说“等疫情过去,我再好好给您补过一个生日”。母亲也十分理解她,鼓励她“妈妈为你而骄傲,你的工作是在为大家做好保障,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年轻力强的时候实现自己的使命。”每一位战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背后,都有家人的支持。


“我们支持你!”家人给她最有力的依靠——吴晓玲

医务科副科长吴晓玲,从启动防控应急预案到具体抓落实:安排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培训、布置道口医学检查、安排轮班值守等一系列工作,一天一百多个协调电话,十余次现场调度,每天医院和道口两头跑,及时协调处理各类突发问题,各项防控工作稳步推进。

5b7550e1c9ee42e58dfd3a10265d8391.JPG 

二十多个日日夜夜,没睡过一个安稳觉。每天都要忙到凌晨一两点钟,凌晨四五点还在防控微信群回复消息。她每天早出晚归,老人生病无法照料,两个孩子学习生活也无法照看,家中留下的只有她和家人留言。“妈妈,辛苦了,我会照顾好弟弟”。“老婆,抗击疫情的事现在是最重要的事,全力做好,我们支持你!”。家人以另一种方式默默支持着她的工作,成为了她最坚强的后盾。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和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却让心与心贴得更近!

感谢你们!带着温暖,并努力坚持,我们一起加油!战胜疫情!

(南翔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