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共享笔记】|“疫”线有你——因为热爱这片土地,所以必须坚守下去

发布时间:2020年3月3日

庚子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很多人的旅游变成了宅家、团圆变成了暂别、春节变成了“长假”。但是我们的医务人员逆行而上,用血肉之躯抵抗疫魔的肆虐。

1月26日,大年初二,中午11点半,当春晚节目的热闹劲还没散去,我接到了单位的集结令,一小时后便回归到了岗位上。经半小时的培训,立马进入工作状态,对抵沪的湖北人员开展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一天,我冒雨走访了3个居委,5户8位居民,全部来自湖北。在向他们逐条解释说明居家隔离告知书的同时,对居家隔离自我观察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也作了详细指导,并就相关健康知识作了宣教。

6dc9d869ecc54aaa8bf9424b99826663.jpg

1月30日晚22点,我开车疾驰在空无一人的塔城路上,赶往单位。因为今夜我要去G15朱桥道口执勤,给入沪车辆上的所有人员测量体温。培训、赶路、做防护措施、交接班……,两个小时后,也就是31日00:00,我准时上岗。弯腰、踮脚、举手,给车上的人员测量体温;遇到来自重点地区或异常人员就要引导车辆,进入专门通道进一步检测。时值深夜,温度越来越低,虽然比平时多加了两件毛衣,但还是在凌晨的寒风中瑟瑟发抖,膝关节隐隐作痛,手指也冻得伸不直,但还是要不断地重复着,这需要毅力的支撑。经历过2003年非典在花桥道口执勤的我,深知天亮之前这段时间的煎熬,所以毅然主动请缨了这个时间段。

29e4ab09b6a648f985ba0850efa2747f.jpg

2月4日,立春。从开始参加居家隔离工作至今,已经不记得走访了多少户了,但是今天的7户令我印象特别深刻,不是因为对象的特殊,而是老小区没有电梯,这7户又都是高楼层,一天走访下来累得腿也抬不起来了。但也有令人欣慰的事,今天走访了一个居住在公寓房内的抵沪人员,电话联系时不是很配合,拒绝每日测温并上报。在同组的社工、辅警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公寓房老板的大力支持,主动陪我们上门一起对其进行了政策的告知和解说,最终居民配合完成了居家隔离观察相关手续。

2月6日,凌晨4点,再一次就着昏黄的路灯开车在空无一人的路上。今天还是去守护我们的北大门,但今天不是测温,而是对体温异常者的复测、重点疫区来沪者的信息登记,并指导未登记人员如何使用健康云。一班6小时,遇到了很多问题,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有使用传统手机无法上网的,就指导人工填写纸质版;有年纪大的不会操作的,就手把手帮助他们填写信息;还有境外不会中文的……。环境温度低、体力渐渐下降、工作量逐渐增多,还有很多人的不理解不配合,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在我和同事们不懈坚守下一一克服。执勤在小小道口,肩负着大大的责任,也感受到了温馨暖人的时刻:在我给一个从渝抵沪小姑娘复测体温时,她柔柔地说了句“阿姨,您辛苦了!”,还用双手比了个心……

2月7日,重点地区从“1”升级至“1+7”。我接手一个居住在我们辖区、来自湖北的女孩,今天是她解除隔离的日子。隔离前期由于感觉恶心、胃部不适就诊时,做了CT扫描没有任何异常,却意外发现怀孕50余天。由于正处于居家隔离观察期,必须隔离满14天没有异常才能做人流手术,但是期间她居住在外区的爱人,因为小区有确诊病例全小区被隔离而无法前来陪伴,作为妇产科专业出生的我主动请缨,全程陪同她去区中心医院就诊和手术。还主动加了她的微信,以便手术后居家休息期间的随访和照顾。

2月14日,情人节,战“疫”再度升级,我们走访的重点地区从“1+7”升级到了“1+14”。走访的隔离户也前所未有的多,在走访最后一户居住在老式公房七楼的隔离对象前,因为实在太累了,就坐在了街边台阶上休息一下。这是个典型的三口之家,我电话女主人告知我们将要过去,请做好准备。当我和社工气喘吁吁走到七楼时,看到这家的女主人已戴好口罩等在了家门口。在根据流程做好相应指导和信息采集,正要转身离开,女主人突然叫住了我,问我刚才坐在路对面台阶上的是不是我,她说她在窗口接电话看到了。在得到我肯定的答复后,她激动的说道:“你们辛苦了。我想在我隔离期满后申请做社区志愿者,和你们共同战斗,一起努力!”看着她举起右手做了一个“加油”手势,我顿时感觉心里暖暖的。

疫情战斗从打响至今,作为奔波在抗疫基层的卫生工作者,有苦有付出,有泪有感动,虽然我个人的付出不值一提,但正是千千万万个“我”做成了“我们”,拧成了一股无坚不摧的抗疫能量,才能在这场战“疫”中越战越勇。我们相信曙光就在前方,“战斗”终将迎来胜利的一天,因为我们热爱这座城。

 

(嘉定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罗纯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