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前,时为医疗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医生的他,面对让人谈虎色变的“非典”疫情,作为一名党员,他瞒着家人主动请缨,第一个报名参加嘉定区120专项转运任务。从护送本地首例SARS疑似病人到市传染病总院的那天起,他勇敢地“奔走”在疫情第一线,整整一个月没有回过家。
十七年后,作为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领头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他带领社区中心的全体医务职工,没日没夜,连续工作53天持续战“疫”。
他就是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吴世贇,以一名党员的身份,以一名医者的担当,守土尽职,为民安康。
临危受命:“党员干部骨干要带头”
1月23日,时值小年夜,本该是喜迎新年,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光,未曾想被“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扰乱。接到“战斗”指令,吴世贇第一时间组建起了中心的防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各项防疫工作。吴世贇在职工微信群内这样表态:“……中心党员干部骨干要带头……这是一个特殊的春节,我们放弃自己的团聚时间,只为身上的白衣和肩上的责任使命:为人民健康守门,我们并肩迎战,严阵以待!” 第一时间,中心全体职工迅速响应,全力以赴迎战疫情。
道口检疫:“道口要守,年夜饭也要吃”
1月24日除夕,吴世贇一整天都在忙着与街镇、检查站,以及防疫物资供应等部门协调着,以最快速度落实解决道口检查的临时用房、防护物资保障,建起来沪人员信息登记、体温检测的“关卡”,坚守着入沪人员的第一道防控大门。
“道口要守,年夜饭也要吃!”当天晚上,几乎马不停蹄了一整天的他,顾不得缓解一下满身的疲惫,与中心的后勤保障人员,顶风冒雨为值守道口的工作人员送去了饺子,权当“过年”。细心的吴世贇找来了毛毯,把饺子包裹的严严实实,只为让队友们能吃上热腾腾的饺子,为“战友”们加油鼓劲。
此后的59天里,中心医务人员轮流上道口,24小时驻守值班四班倒,配合道口民警和志愿者一起,做到“逢车必检、逢人必测”,坚守着上海防控的西北门户。
集中观察点:“放心,我和你们在一起!”
1月27日,在接到开设嘉定区第3集中观察点的指令后,吴世贇二话不说,立刻带领分管主任赶到现场进行宾馆接收,仅用了不到五个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人员、物资、流程的准备工作。
“严格规范操作,放心,我和你们在一起!”面对第一批进驻观察点的人员,特别是对于身穿二级防护服驻守楼层的引导员们存在着的或多或少的心理紧张,吴世贇给予着及时的鼓励,并在观察点启用后的日子里,日夜蹲点在临时指挥室,累了就靠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
一旦遇到深夜有住客行为异常,他换上防护服配合警方进行疏导。并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主动配合精卫中心派驻的心理医师,为早孕的被观察对象绘制精美的慰问卡,缓解他们的焦虑紧张……严格的防控措施无情,但服务却时时体现着温度。
截止3月11日,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完成了两批次共计235人的集中医学观察任务。
特殊党课:“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作为党支部书记,吴世贇始终秉持党员的先锋模范性,带领中心全体党员“顶在一线,冲在前面”,并亲自手绘了“打赢防疫守卫战”的主题党课板书,就在观察点简陋的物品准备室里,带领着党员高举右拳,在党旗下重温誓词:“……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为坚守驻点的党员上了一堂特殊党课。
在他的引领下,中心党支部全体27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战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并先后自发捐献了18100元特殊党费,在疫情和危难面前,体现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居家隔离:“我来做你的助手!”
随着重点地区人员节后陆续返沪,吴世贇所在地区每日纳入居家隔离的对象呈倍增态势,日益增加的居家访视、巡诊任务,让中心的医务力量一时显得捉襟见肘。
“再难也要克服!”吴世贇一方面密切与镇卫计部门、各村居委保持密切联系,争取获得社区方面的人力协同配合,另一方面果断调整了中心门诊病房及站点工作时段,在保持中心医疗服务最基本运作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统筹一切力量,保障排查“不缺一户、不漏一人”。
2月16日,刺骨的寒风夹杂着雪花。临近中午,医务科接到两个居家隔离人员的求助电话,急需医生上门。此时,正在下乡访视的社区医务人员还没有回来,中心全科医生赵强就准备一个人上门去,就在出门时被吴世贇看到了,看着全副武装的赵强,是不是要上门去看居家隔离人员?是不是其他的医生还在上门访视?在简单的几句问答后,“我来做你的助手!”吴世贇换上防护服,跟随着赵强就出了门。
不忘初心,肩负使命,凝聚着责任与义无反顾的承担。
义无反顾,责任与使命,让你们成为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最美的“逆行者”。
【抗疫感言】坚定信心,同心战“疫”,乌云之后必见暖阳。
(外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