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共享笔记】|“疫”线有你——我不做逃兵

发布时间:2020年8月13日

“我要去抗疫”这个声音从年初就一直在我心底呐喊!接到去隔离点的通知后,我兴奋又不安。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中层干部,义不容辞是我应该担当起的责任。这次要带一支年轻抗的“疫”队伍,且人员较以前少,其中只有一个有过隔离点工作经验的同事带我们几天。听闻这些的我开始不安起来。我压抑着自己的慌乱,认真参加岗前培训,请教有经验的医生,做好笔记,画好重点。

d523c65612e849348e55167521ec19d8.jpg

一到隔离点,还来不及安排房间,作为医生负责人,立即带上N95口罩、防护眼镜、手套脚套,穿上防护服,二级防护状态的我马上进入到核心区域与上一家单位交接。

来不及喘息,在交接工作的间隙,一位医学观察的客人就来电表示“血压有点高,需要查房量血压。”自告奋勇,我立即前去查房。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就这一会儿功夫,我的眼镜和防护镜布满了雾气。让本来就老光加散光的我平添了不少的不便。

没过多久,又有一架航班落地。接到通知,我立即带领队员们快速熟悉流程,做好了准备。出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接受客人的区域不能开空调,汗水,雾气越来越严重,连填写各种信息登记表也成了问题,好在队伍中的小年轻们眼睛好,斜着眼睛,透过防护镜下一小块没有雾气的地方看。在全体队员齐心协力下,很快把一车人安排好。

第二天,我尝试着不戴眼镜,穿好装备进入楼道查房,虽然有雾气,但是近距离还能透过一丝无雾气的地方看清字。五个楼层查房下来,全身被汗水浸透了,豆大的汗水一颗颗的滴落,这是我从未有过的体验。


a7d1cf3c7534438fad1b448c7fc1a0ac.jpg

每天晚上7点,学习隔离点新的政策,培训医疗急救的知识,并把每天查房的情况做交接,特殊客人的要求在政策允许范围尽量满足,并交接明天的先关工作,成立雷打不动的一个环节。

今天,需要给隔离点的56名住客进行核酸采样。心灵手巧的护士妹妹,娴熟的采样手法得到了住客们的不停点赞。做好一个客人的采样就要换一件隔离衣,眼睛“不灵光”的我干脆就当起了助手,帮护士妹妹穿脱隔离衣,以及消杀,并负责信息的核对。做着做着,感觉鼻子里怎么有水,后来感觉嘴唇上也有水,越到后面越感觉连呼吸都困难了,手软脚软,坚持做到最后一个实在撑不住了。尽管早上吃饱了早饭,还特地吃了两块巧克力,却还是耐不住这防护服下的闷热而有点虚脱了。


a90ef2f80747458da494eb2b8a0a6e9c.jpg

看到我衣服全湿透,连头发都在滴水,虚弱不堪的样子,领导问我,要重新派人来吗?我说没关系,我行的。过了一会儿,医务科科长打来电话:“老邢,要不要……”还没等科长说下去,我回答道:“我不做逃兵,我能坚持下去!”

隔离点每天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有老外操着一口流利英语,我们操着几个单词,凭着自己制作的中英文对照小卡片,加上比划,交流沟通着;有住客需要吸尘器的、需要婴儿床的;有年前外出去打工,疫情状态下“颗粒无收”而付不出14天费用的……,各种各样的诉求,应接不暇。在尽可能满足合理要求的同时,我们也会给予这些忧心忡忡的人们特别的关怀。对特别焦虑的房客,请来了精神卫生中心的专业老师给予心理疏导;遇到有客人生日,还会准备上一个蛋糕,让寿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过一个特别的生日,让回忆多添一份甜蜜。

有个高血压病人,感觉一侧肢体乏力,需转诊救治。在联系好急救中心后,闷在二级防护服里8个小时,备班医生一路陪伴;有位刚从下船换班休息,转来隔离点的船员,发烧喉咙痛,立即转往定点医院做核酸检测、肺部CT检查,又是备班医生一路陪伴。

“敬爱的XXXX隔离点全体工作人员,你们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对你们的工作认真负责,对隔离人员热情耐心。“当当当”这是这十四天我最熟悉的叩门声,听到这声音,我们知道这是你们给我们送来了早餐、午餐、晚餐;听到这叩门声,我们知道你们来进行每日两次的体温监测;听到这叩门声,我们知道这是专门来为我们测量血压(因我有高血压而获此关照)。你们用自己的身体守护者我们的身体;你们用自己的健康,守护者我们的健康;你们用自己热情细致,温暖着我们的心。在此,我对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礼,你们辛苦啦!3031房客***。”这时一位集中医学观察的客人,在结束观察时,写下的感谢信,热情洋溢,充满该与肯定的话语,让队员们久久回味。

愿疫情早日控制,向奋战在防控疫情一线的同仁们致以敬意!愿我们继往开来,担好家庭医生一职,守护更多百姓的健康!

(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