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她向患者传递的医者仁爱,是这座城市里的又一道暖光!”这是评委组对获得“2019度嘉宝杯十佳医生”——安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汪纪红给出的颁奖词。
在很多人眼里,皮肤科就是一个小科室,没有啥大作为,但在汪纪红眼里却是大有作为。26年前,当时还梳着高马尾辫的汪纪红,怀着满腔热情和对职业的挚爱加入了白衣天使的行列。在没有捷径的医学道路上,她凭借着高度负责的态度、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在这一方小科室里,一路执着前行。
善思笃行,用责任扛起患者的希望。家住红梅小区的老吴本想来医院开点治疗足癣的药膏,但经汪纪红检查后发现老吴的情况并不一般:右足肿胀发黑,大拇趾坏死、溃破感染严重,“这是典型的糖尿病足溃烂”,汪纪红当即给出诊断并提醒老吴要引起高度重视。“不少医生都给出了糖尿病足的诊断,并建议要截趾治疗……”在唉声叹气中,老吴向汪纪红吐露心声,“一是怕,二是担心截趾手术后影响行走,因此一拖再拖,今天也是碰碰运气,来开点药试试看有啥好的办法?”
“好的。看看有啥办法。”在表示深深的理解后,结合实际病情,汪纪红一番琢磨,给出了“边观察边治疗,当务之急是先控制感染”的治疗意见,同时,千叮咛万嘱咐老吴去找专科医生把血糖控制好,稳定糖尿病发展趋势。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疗效甚微。汪纪红随即在原有的治疗基础上,重新制定治疗方案,就连每次换药,她都亲自操作,在清除坏死组织的同时辅以外用药物、激光治疗促进愈合。令老吴喜出望外的是,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换药和综合治疗,溃烂的创面越来越小,直到完全愈合。“汪医生不仅技术好,态度更是好!”老吴逢人便夸。
“汪主任的话,要信!汪主任的方法,准行!”始终执着于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造福更多患者的汪纪红,近几年来,在医院的支持下,先后开展了液氮冷冻技术、二氧化碳激光、微波治疗等技术,让接受治疗的患者收获着一份份治愈的惊喜。一封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一面面鲜艳的锦旗便是一次次美好的见证。
体贴入微,以仁爱之心善待患者。皮肤科患者的视觉效果差,更有很多重症患者的皮肤大面积缺损、糜烂、渗出、雪花样脱屑,甚至令不少胆小的人不忍直视。尤其是不少患者的皮肤溃烂,散发着难闻的气味,令人“敬而远之”。于是换药,这个看似简单地治疗环节,却几乎成了一种“考验”。
考验的不仅是细心,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痛苦,最大程度清除创面的腐烂组织,以及最大程度保护好创面,不受二次损伤。更考验着换药者的耐心和毅力。作为一位皮肤科医生,感同身受着患者的病痛,汪纪红遇到较为严重的创面需要换药时,都是“亲自上阵”。并在每次换药后会将换药后的注意事项一项项写得清清楚楚交给病患,要求他们留下联系方式,以便定时询问恢复情况。她的手机也因此成了“热线”,遇到咨询,再忙也是不厌其烦,耐心解答。用心用情的服务感动着每一位患者。
多年来的行医经历,汪纪红深知不少皮肤病患者多因病情顽固难治愈而影响到心理健康。为此,汪纪红在接诊时总会花上很长的时间,面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她不仅仅做简对症治疗,更多的是关注着患者的心理健康,进行心理干预,鼓励患者增强信心。
孜孜不倦,在医学道路上砥砺前行。在行医生涯中,学习永远伴随着汪纪红。她边工作边学习,不断提高服务本领;边积累边探索,定期阅读前沿资料,不断从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专研每一例临床上碰到的疑难病例,孜孜不倦。在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下,先后在核心和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和主持区卫生健康委课题3个项目,每年平均开展新项目1项。
或许在每个人心中,医生的形象各不相同。但是汪纪红“专业、温暖”的形象却深深根植于她的患者心中。在这个小小的皮肤科诊室里,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汪纪红凭着过硬的技术和20多年如一日的坚守赢得了患者和周边居民的信赖。
(安亭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