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看着村里很多年老体弱的患者因就医不方便而将小病拖成了大病,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让徐东明深深惋惜之余,也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所学为乡亲们带去福音。
于是,1996年当他从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了嘉定,回到了徐行镇,成为了一所卫生院里的“小医生”。从此,他扎根社区,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岗位上默默奉献,服务于家乡的父老乡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素有“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中医传统疗法,现在不少中老年人也有着夏养三伏,冬补三九的养生观念。每到三伏、三九天,早上四点,就有老年患者等在徐东明的诊室门口了。常常因为患者实在太多,不知不觉中徐东明延长了自己的工作时间,特别是在三伏三九的就诊高峰期,他保持着每天“六进六出”的上下班时间,创下了一个又一个连续12个小时以上的工作记录。
苦虽苦、忙虽忙,但对于他来说更多的是快乐,是实现儿时梦想的欣喜。作为嘉定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员,徐东明不仅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地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且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摸索着适合社区百姓的治疗方法。在闲暇之余,他走进社区,为居民群众普及中医小知识、养生小常识。如今,各式各样的保健品花样百出,看着父老乡亲在对保健品了解甚少的情况下盲目乱吃,甚至吃出了“毛病”,徐东明深感担忧,也顿感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
为此,在父老乡亲来就诊时,徐东明常常利用任何的空闲和机会,为老人们讲讲那些保健品知识,指导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亦如一个孝顺的儿子关心着自己的亲人似的,不少老人都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小囡”。
渐渐地,他因“朴实的工作作风、扎实的医疗技术”获得了百姓的称赞,“小医生”的名声也渐渐传扬开了,除了嘉定本地的患者,还有来自宝山区的,越来越多的患者慕名而来。
每每一到春天,宝山区的杨阿姨就会发热出汗,一天要换几套衣服,夜间醒来衣服常常湿漉漉的,苦不堪言。多次就医而疗效不佳后经人介绍找到了徐东明,令她高兴的是,在连续服用了七贴中药后,出汗症状就明显减少了,又在连续服药月余后,症状基本消失,“别的不说,就是不出汗了,总算能一觉到天亮,安安稳稳的睡个好觉了。”欣喜不已的杨阿姨逢人便说“嘉定徐行的徐医生本事大”。
李老伯几年前膝关节疼痛,走路受影响,更别提是上下楼梯了。这对于“家里待不住就爱闲逛”的老伯来说,无疑是件很痛苦的事,曾经一段时间还出现情绪低落,郁郁寡欢。老伴和儿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听说徐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的徐医生治疗膝关节疼痛“有一套”。果不其然名不虚传,在徐东明的精心治疗下,应用了针灸、火罐等理疗,渐渐地,老人由起初被推着进诊室,到后来自己走进来,让老伯与他的家人收获一份实实在在的惊喜。
在徐东明诊室门口候诊时,只要有人提起徐医生“本事大”,静静的候诊区域立马会变得热闹非凡,都会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治疗经历,以及治疗后的效果,言语中满满的是尊敬和感激。诊室墙上挂满的锦旗,默默见证着一个个医者仁心的故事。
(徐行镇社区卫生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