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徐成钢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到第三附属医院(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安亭新院担当组建肾内科的重任。
一切从零开始,没有工作人员、没有病房、没有设备,就是一个“光杆司令”,困难可想而知。以一名共产党员、军人、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徐成钢勇于担当,无论是培训新员工、布局科室建设,还是从画图纸、提供常用药品需求和收费项目把关等,他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实现了安亭新院肾内科的“从无到有”。
科室建立起来后,徐成钢马不停蹄地运用新理念、新技术作为指导,带领全科在开展常规项目基础上,发挥自身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很快开展起了新业务、新技术,做到高起点,快速发展。目前,科室已开展了肾活检、各种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建立与并发症处理、常规血透、血滤、血浆置换、连续血液净化、胆红素吸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腹膜透析等各种血液净化技术,收治各种急、慢性肾病、肾衰竭等病种,科室临床服务能力达到并部分超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肾内科临床服务能力标准。
四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这个年轻的科室如今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目前科室病房拥有工作人员35名,床位23张,血液净化中心各类透析设备近四十台,为嘉定区安亭镇周边的广大肾病患者解决了就医难的问题,让病人做到了就近治疗。科室还在临近的江苏等外省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对病人来说,徐成钢精湛的医术是挽救病人生命的法宝,而他笃定从容、如沐春风的仁医风范,才是给予他们重生勇气的源泉!
血管通路是透析病人的“生命线”。徐成钢不断挑战各种疑难动静脉内瘘建立与并发症处理,不断学习,技术上精益求精,可以行常规内瘘、转位内瘘、长期导管植入、人工血管植入等各种手术,帮助解决许多透析患者的疑难血管通路问题。曾有一位尿毒症患者,常规的血管通路因长年的透析已耗竭,为了能够继续接受治疗,延续生命,在辗转各大医院后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徐成钢。在对患者血管条件全面检查后,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徐成钢成功规划了一条最合理的路径,开辟了新的血管通路,患者又重新获得生的希望。
30年的临床一线工作经验积累,除了血液透析复杂血管通路建立的扎实基本功,徐成钢更擅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诊断及治疗、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急危重症与并发症处理以及腹膜透析规范治疗等。在连续血液净化技术治疗危重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包括各种手术后肾衰、多脏衰、格林巴利综合症、药物中毒、顽固性心衰、重症肝病肝衰竭等。尤其在肾科医师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诊治方面,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颇有心得,多篇相关文章在SCI期刊上发表交流。
一片冰心在玉壶。肾内科疾病患者大多年纪大,合并症多且复杂,危重病人较多,对于徐成刚来说枕戈待旦是常态,几天几夜不回家是常有之事。在他眼里,只有生命而没有病人的贵贱之分,在他心中,只有病人而没有熟悉生疏之分;“待病人如亲人”,“永远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是他的病人们和同事们对他的全部印象。徐成钢的医者仁心,让人敬佩;过硬的医疗技术,让人尊重。
在提高自身临床专业技能的同时,徐成钢更善于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提高自身科研学术水平。近年来,个人主持参与国家级以及上海市科研课题3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最高单篇影响因子为5.594分。参编专著2部,实用专利四项。此外,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还承担了教学工作,细心、耐心、用心,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为培养医学人才贡献力量。
一个医生要“精医术,诚医德”,徐成钢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并一定会坚持做下去。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