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不可负,接种不待人。“苗来了。”凌晨三点,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科的周丽华和龚丽丽接到通知,顾不上捯饬,就抓紧时间赶往位于工业区汇源路188号的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会合,开启了又一天的忙碌。
24小时待命,一通电话,随叫随到。
自接种点启用以来,这是周丽华和龚丽丽的工作常态。一台电脑,一张桌子,一串钥匙,便是她们二人抗疫战斗的“必备武器”。每天早上,周丽华和龚丽丽都会召集当班护士开例行晨会,强调接种流程,叮嘱注意事项。
给每位护士发了多少苗、使用了多少苗……为了实时盘点、统计每个接种单位的疫苗使用数量和当前库存,两个人每天在接种区来回奔波、不停穿梭。“苗快用完了!”护士一招手,她们立即过去分发新苗并及时做好记录。除了做好疫苗“管家”,更做起了姐妹们的贴心“保姆”,及时送上饮用水、搭手穿妥隔离衣……每天工作结束,两个人都是最晚离开的。
20把钥匙,悬挂胸前,片刻不离身。
“大的两把是医用物资室、疫苗保管室的钥匙,这些黑色的是保存疫苗的冰箱钥匙……”整整20把钥匙拎在手里沉甸甸的,挂在龚丽丽纤细的脖子上尤为突兀。当问及重不重,她却笑着说:“只有挂在脖子上我才安心。”原来,每个护士工位旁都配备一台小冰箱用来存放疫苗。钥匙是疫苗安全的保障,更是她和周丽华这些天来的“安心挂件”,片刻不离身。
无私无畏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的支持与理解。
连着数日高强度的站立,周丽华得了急性跟腱炎,每一步踩下去都隐隐作痛,而她选择默默忍着,直至走路有点一瘸一拐才被发现。她说,搭档比我年龄还大些,我想忍一忍,再说现在一时半会也无人替代……今年,周丽华的儿子面临中考,正是最关键也最需要她的时候。这段时间里,疫苗接种任务重、时间紧,她不仅没有时间好好陪儿子,甚至因为每天早出晚归,连儿子的面都见不到。“放心吧,我们会照顾好他的,你自己也注意休息……”幸好老公充分理解,父母也给力支持,周丽华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
“不行,任务没完成、人手又紧张……配点眼药水滴滴就好了!”因为每天长达十几个小时的白炽灯照射,数日来用眼疲劳导致龚丽丽的眼睛疼痛、干涩并时不时地流泪,还出现了眼皮红肿、眼睑发炎等现象。医生建议她休息几天,她却摆摆手。自从她投入临时接种点的工作后,与儿子的交流也少了很多,原本就一周回来一次的儿子,现在很多时候只能与母亲在线交流。但即使这样,常常是等龚丽丽忙完一天的工作,夜也深了,视频电话也“黄”了,只留下了语音留言。儿子的懂事和家人的理解、支持,是她内心最大的慰藉,也是她源源不竭的工作动力。
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这对计划免疫的“双丽组合”,周丽华和龚丽丽成为了临时接种点疫苗的绝对“超级管家”,更是这些天来有口皆碑的“姐妹担当”。
两个人,一条心,撑起了接种点疫苗的管理与运转。说不辛苦都是假的,可她们毫无怨言,“只有我们的工作做好做细,才能让大家都安心的打上疫苗,早日建立人群免疫屏障,保障大家的健康安全。”
(嘉定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