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5·12国际护士节主题活动中,嘉定评选出“嘉宝杯”十佳护士。“健康嘉定”公众号将连续刊登10名优秀护理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希望全区医务职工,以十佳护士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宗旨,立足岗位、恪尽职守,自觉维护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和温馨的医疗服务。
亦如麦浪里的一株麦穗,清晨的一滴露珠,刘芬,只是护理群体中普通的一员。但这个名字,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那个春天,备受广大嘉定人的牵挂和惦念。
刘芬是南翔医院二病区护士,是科室的技术骨干,也是医院的护理后备管理人才,熟练掌握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和护理。
当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持续暴发时,时刻关注着疫情的进展的刘芬,凭着15年的临床工作经验,非常理解武汉医护人员所承担的工作压力。当医院征集支援武汉医护人员时,刘芬第一时间报了名,请缨出战。“唯一不忍心的是放下正在生病住院的儿子……”,“家里有我呢!”关键时刻,丈夫的一句话让刘芬更加的义无反顾。“这里有我们”“你家里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姐妹们、同事们的一句句暖心话,直击刘芬的心,化成了她白衣执甲,抗击疫情的无穷动力。
简简单单收拾好行囊,刘芬还特地剪去了一头及腰的长发。因为她知道,一旦到了抗击疫情一线,一切的一切便是投入“战斗”,哪来时间打理自己的“美”?
1月27日大年初三,晚上7时,刘芬随嘉定区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金银潭医院。当时,她十岁的儿子因肺炎还在住院,作为医生的丈夫坚守岗位无法送行,只发了一条简短的微信当做送别。
武汉金银潭医院是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火线战场,专门接诊重症患者。到达武汉后,刘芬被安排在了金银潭医院南四病区。这里,整个病区绝大部分都是危重症患者,治疗护理的繁重可想而知,有时甚至超出了以往的经验想象。
与其他怀揣着使命与责任的白衣英雄们一样,刘芬每天都在争分夺秒地与疫情赛跑。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不停奔走在各个病房,量体温、测脉搏,监测呼吸、血氧饱和度,以及特殊的抽血、输液、发药、发饭,照顾着一个又一个重症患者,连稍稍停顿一会休息的时间也没有。有位患者曾对她竖起大拇指,说道:姑娘,真的不容易!在这里,你们既是医生、护士,又是勤杂工和保洁员。
“长时间的佩戴护目镜、N95及外科口罩,面部的勒痕、鼻梁的压痕、耳朵的压红都成了我们的‘标配’。上岗前我们都自觉少喝水甚至不喝水,嘴上起了一层干皮。因为一上洗手间,整套防护服就没有用了,我们必须为节约有限的资源而克服眼前的困难。”因此,一个班6 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甚至穿戴上尿不湿是一种工作常态。一个班次下来,感觉连脱下防护服的力量都没有了。由于防护服的“保温”,每次脱下时,贴身的衣服被汗水浸湿了每一处地方,导致皮肤发红过敏。
让刘芬记忆深刻的是病区收治的一位42岁的重症患者,体型很胖,给基础护理、生活护理都带来了极大挑战,每次刘芬都是咬牙独立完成。因为她知道这里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和她一样,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决战,人手极其紧张。当给这位体重是刘芬1.5倍的患者更换尿不湿时,“我真希望自己是个男生啊!”
在重症病区,每一位危重患者都需要一个小时写一次护理记录,还要血糖监测、抽血、留检验培养等工作,由于身着防护服,工作难度比平时加大了好几倍。即使在高压状态下,刘芬还趁着短暂的工作间隙,放弃休息,去安慰患者,减轻他们对疾病的恐惧,鼓励他们战胜病魔。正因为刘芬心里始终装着病人,康复出院的患者总是在离别时给她留下长长的感谢信,表达着对医护人员的感激。
同时,来自家人持续的关爱也成为刘芬强大的动力。懂事的儿子知道妈妈去了武汉,去了最危险的地方,每天都会用手机查看着有关武汉的新闻,在2020年2月2日这个“爱你”的特殊的日子,儿子用稚嫩的笔触写下了:妈妈加油!我在家会乖乖的!你不用担心,你在我心里永远是最美的妈妈!我等着你平安回来!
“因为有家人的关爱和患者的感谢,才让自己感觉有着使不完的劲。”
在武汉坚守了60多个日日夜夜,出色完成任务的刘芬,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光荣成为上海援鄂医疗队第一批火线入党的共产党党员。
刘芬把入党作为人生新起点,4月中旬顺利从武汉回“嘉”后,没有停下脚步,转身又投入到进博会保障、疫苗接种、核酸采样等工作中,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
(委宣传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