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过去了,各项支医工作都步入了正轨。安全用药无小事,在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面,我要做的、能做的还有很多。
——援滇队员 张骏
来自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药剂师张骏,在刚刚结束一年零四个月的医学隔离点的驻守任务后,7月15日,怀揣着梦想与责任,踏上了2000多公里外的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在双柏县人民医院和双柏县中医医院的药剂科和医务科,开展为期半年的对口医疗支援。
在大多数人看来,药剂师不就是配药发药吗?需要帮扶啥?以往对口帮扶需求主要以临床医生为主,药剂师参与援滇医疗帮扶确实很少。张骏在药学专业方面同时考取了中药学、药学双药师资格证书,熟练掌握中西药应用和管理。他说,药学服务除传统的处方调剂工作以外,还包括参与并实施药物治疗、治疗药物监测、进行药物利用研究与评价、开展药学信息服务、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以及健康教育等,可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保障居民群众健康及医疗质量。
双柏县地处滇中腹地,常年四季如春,刚踏上这片土地,张骏便感受到了百姓和医疗前辈的热情,这增添了他的支医信心。当地,少数民族占总人口近一半,即使讲普通话也是“双柏版普通话”,晦涩难懂,让张骏的用药指导工作面临不小挑战。在下了一番苦功夫之后,随着交流的通畅,工作环境和流程都逐步熟悉,用药指导也开展顺利。
这两个月多来,张骏充分发挥学科专长,带动医院药学发展。在参与药剂科全流程工作一段时间后,在科主任的支持下,张骏牵头完善了部分药学管理。一是增加患者服药用药医嘱单,补充优化原来的口述医嘱,这样更有利于患者正确用药,有利于增加调配复核率和降低差错率。二是完善精麻药品的管控和制度,改进台账记录方法和药品回收销毁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三是带动科室发扬科研精神。为了解决手工摆药容易受伤并且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张骏改进并设计发明了一个装置,并成功申请了专利。四是组织专业知识讲座和质量管控培训。主要涉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理、医院特殊药品的管理及合理应用、药事管理、处方管理培训等内容,在交流分享中提升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一一次有益的探索和改进,都获得了同仁的支持与赞同。
在“输出”的同时,张骏主动“输入”。彝医药是民族医药瑰宝之一,是楚雄州一张靓丽的名片。张骏虚心请教,向专家学习,借阅《云南省双柏县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成果资料汇编》《双柏县常用中草药图鉴》等书籍钻研,常常与同事探讨中药和民族医药的临床应用。利用休息日,主动参与临床查房,在指导患者用药的同时抓住学习彝医药的机会。
严于律己,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医期间,张骏积极参与党员活动,及时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动态,并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义务,参加下乡义诊,为当地百姓做安全用药指导,深入了解风土民情,为当地的健康发展建言献策。张骏还是此次援滇医疗队的小队长,定期组织开展好医疗队的交流学习活动,观看红色电影、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增加医疗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征途漫漫,惟有实干。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张骏在自己的工作日记中认真地写下这十六个字。
(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