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嘉定医生在德钦】付晓鲜:在实践中锤炼本领 赢得了德钦人民的信任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9日

手握接力棒,踏上援滇路。今年10月,7名嘉定医生远赴云南省楚雄州和迪庆州的医疗机构,开展“组团式”帮扶。他们中6人赴云南楚雄州牟定、双柏、南华三县,1人前往迪庆州德钦县。

“援滇,让我有了实践的机会,也让我成了全能的中医人,感谢德钦人民的信任。”日前,正在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人民医院开展帮扶的付晓鲜发回了援滇经历和感悟。在付晓鲜的日记中,开篇第一句这样写道。

63299d7c3ad348c2b315c4887898345f.jpg

近两个月里,付晓鲜发现迪庆州德钦县当地鼻炎患者、耳聋耳鸣患者较多,且几乎都选择针灸治疗,而在上海,她在临床上从未通过针灸治疗耳鸣耳聋。在与当地医生的交流中得知,当地百姓大多数是藏传佛教,对传统的藏药、中药的治疗信赖有加,尤其喜欢针灸。“不妨大胆尝试!”付晓鲜决定遵从当地患者的就医习惯,开展施针治疗,结果令她出乎意料,多数患者在针灸一次后就有了显著的效果。

一根银针通联中西。在一次义诊中,付晓鲜帮助了一位扁桃体发炎的患者,采用针灸疗法半小时后,患者扁桃体不仅消肿,体温也恢复了正常。“上海医生技术高明,一针解百病。”这名在历经13天静脉输液治疗后仍不见好转的病患,对付晓鲜的“一根银针”称赞有加。还有一次,一位身患中风五年的患者,手不能伸展开,付晓鲜只给他做了一次针灸,五个手指头便能全部打开。当时,患者、家属激动万分。

就这样,“德钦县人民医院有一个厉害的上海医生付晓鲜”的传闻在当地百姓中传开,病患和同仁都喜欢找她看病和帮忙。“也正是因为大家的信任,让我在诊疗探索中发现了一个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特别管用的方法。”付晓鲜说,德钦地处高原,心脑血管疾病相对比较多,她发现但凡有颜面青紫,嘴唇发紫,舌下静脉迂曲怒张的,均可以予以舌下静脉放血治疗,效果如同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起效速度快。

一天晚上9点,急诊科来电寻求付晓鲜的帮助,他们接诊了一名突发左侧嘴角发麻和左侧整个手臂发抖发麻的患者。“好,马上来!”付晓鲜来到诊室,在为患者查体时发现,患者步态平稳,神情紧张,面色暗,耳朵、嘴唇青紫色,舌苔薄白,舌质青紫色,舌下静脉青紫迂曲怒张,双手颤动不止,右侧典型风脉,结果患者的高血压、高血脂病史,当即决定予以舌下放血治疗。“舌下离头部最近,遂用三菱针对准迂曲怒张的舌下静脉……”付晓鲜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几针下去却不见有血流出。“别紧张,用力吸,靠吸力把血引出来。”果不其然,一条大约5cm的黑色血栓,从患者的嘴里吐出,十分钟左右,患者吐出来的血不再是凝固、粘稠的,并且能够不靠吸力主动流出来。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之后,付晓鲜再给予中风病的针灸处方治疗,半小时后,患者神情自然,之前的不适症状全然消失。“太神奇了!”付晓鲜的“神医”名头由此而来。

付晓鲜是迎园医院中医全科主治医师,毕业于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中医临床专业,曾在岳阳医院针灸科进修。她说,“我曾经寻找过中风前兆的防治方法,在翻阅中医古籍文献后发现,在舌下或是委中穴放血治疗,可以及时遏制病情发展,预防中风,效果非常好,没想到在这里居然用上了!”

来到德钦县人民医院将近两个月来,付晓鲜在疾病治疗中大胆尝试,手中银针解除病患痛苦;在带教管理中乐教善教,掀起了一阵阵学习热潮。令付晓鲜感受颇深的是当地医务人员有一股子求知若渴的劲儿,她这样形容,他们乐问、敢问、勤问、善问,每遇到问题时,就“抓”着自己不放,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针灸是熟能生巧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尽力把技术和经验留下来。”这是付晓鲜在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能帮一把帮一把,能送一程送一程。近年来,嘉定持续选派优秀医疗卫生人才,远赴青海、云南,开展3个月或6个月的“组团式”驻点医疗帮扶,助力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和百姓健康获得感,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携手奔赴幸福小康生活。

 

(迎园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