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嘉定医生在楚雄】王力:当地的口腔健康问题比我预期的严重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0日

手握接力棒,踏上援滇路。今年10月,7名嘉定医生远赴云南省楚雄州和迪庆州的医疗机构,开展“组团式”帮扶。他们中6人赴云南楚雄州牟定、双柏、南华三县,1人前往迪庆州德钦县。

8c684219fea04c8caea4edc3810b3826.jpg

根据援助需求,嘉定区牙病防治所预防科主任王力来到云南楚雄南华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3个月的口腔医疗帮扶。

南华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只有两名医生,一人明年退休,一人是今年9月刚参加工作的新手。一到南华县人民医院,王力顾不得适应和休息,立马报到上岗,他说:“时间宝贵,早一分钟上岗就能多帮助一位患者。”

在这里,王力看到了10多年前刚参加工作时的医院环境:水磨石地板、三角铁扶手,医务人员拿着扫帚大扫除、会做午间广播操……他说,这些情景再次唤起了自己刚成为一名口腔医生时的守护百姓口腔健康的初心,暗暗要求自己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自己最大的力量!

南华县位于楚雄州西部,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也是云南解放战争时期的47个革命老区县之一,有着“野生菌王国”的美称。当地百姓看牙有个不成文的认识——“牙疼就拔掉”,这也是王力在南华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听到最多的治疗要求。

牙疼就一定要拔牙,一了百了吗?在治疗过程中,王力发现前来就诊的绝大部分患者是可以通过治疗而保留。诊疗中,他努力克服语言障碍,放慢语速,耐心细致地和患者沟通,希望尽可能帮助患者保留牙齿,但是当地百姓普遍存在口腔健康意识薄弱的问题,无论他如何苦口婆心的劝导,有些患者还是会坚持拔除。“没有时间、没有钱、拔掉就不痛了”,这就是绝大多数当地百姓的真实想法,这些错误的观念、落后的健康意识以及贫困的生活状况,如同一团黑烟,久久萦绕在王力医生心头。

有一天,王力接诊了一名患有慢性根尖炎的小患者。小女孩才5岁,却饱受牙疼困扰,家长告诉王力,孩子因牙疼吃不下饭瘦了十斤,甚至睡觉要靠服用安眠药。这种情况在上海是极其少见的,甚至不可能发生,因为每个孩子入学后每年都有定期的口腔检查,发现口腔问题及时干预,及时解决。看着眼前表情痛苦的女孩,想想她和自己孩子一般大小,王力极力说服家长要积极治疗,不能一拔了之。通过彻底的根管治疗,三天后,女孩家长专程赶了两小时的路程来感谢王力,说孩子终于开始笑了。

由于当地口腔医疗水平有限而没有定期做口腔检查,导致牙齿逐渐变为慢性根尖炎的孩子不在少数,在王力接诊的未成年人中,从幼儿到青少年,或轻或重都患有慢性根尖炎。每一次接诊如同一声响钟,敲醒了王力开展口腔科普的决心。他提出在县医院内部开展《口腔健康新习惯》的科普宣教工作,先从提高医护人员的宣教意识做起,由点及面,星火燎原,破除“牙疼就拔牙”的错误思想,逐步提升当地居民的口腔健康意识。

三个月的援滇时间是短暂而又紧张的,王力正朝着既定的帮扶目标努力前行。他将化压力为动力,主动担责,在南华县人民医院留下诊疗技术和经验,找寻口腔健康宣教突破口,为提升当地百姓的口腔健康意识作出贡献。

 

(来源:嘉定区牙防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