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嘉定区中医医院疼痛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他精神矍铄地走进诊室,身后家人的手里还提着6只小板凳。患者为什么送板凳?这背后有啥故事?一起来看→
“板凳爷爷”的爱心故事
别看这些小板凳虽小,制作它们的主人,正是被光明网、新民晚报、新闻坊等多家媒体报道过,大家熟悉的 “板凳爷爷”—— 林楚材。
林爷爷今年已经 90 岁高龄,曾是教育工作者,退休后偶然发现废旧木料,便萌生了“变废为宝”的想法,开始制作小板凳送给有需要的人。72岁时,他定下了“千凳计划”,立志帮助更多人。林爷爷和老伴分工明确,爷爷负责制作,奶奶则在板凳背面认真地手工写上完工时间和编号。
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林爷爷的膝关节和腰部逐渐出现疼痛,尤其是蹲下起身时,腰腿酸痛让他难以继续制作板凳。
温暖相遇:“板凳爷爷” 与嘉中医的缘分
2015年,林爷爷在邻居的推荐下,找到了嘉定区中医医院疼痛科的丁晓燕。丁晓燕为他制定了中西医结合的保守治疗方案,并教他一些腰腿保健知识。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林爷爷的腰腿痛明显好转,重新投入到了“千凳计划”中。
十年过去,林爷爷的“千凳计划”已完成1400余个,但他相濡以沫的老伴却因双膝疼痛难忍,行走困难,连日常生活都成了问题。于是,林爷爷再次带着老伴找到了丁晓燕。如今,丁晓燕已是疼痛科主任,她根据奶奶的病情,为奶奶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治疗方案,以中药热奄和关节腔注射治疗为主,同时补充骨密度、外用非甾体类贴剂辅助治疗。
经过3次治疗,奶奶的疼痛明显缓解,生活又能自理了,笑容也重新回到了两位老人的脸上。他们又开始计划着在板凳事业中继续发光发热。
感恩相伴:6只小板凳传递的深情
十年间,两次就诊,爷爷奶奶早已把丁晓燕当成了亲密的忘年交。为了表达对丁晓燕及疼痛科医护人员的感谢,林爷爷和老伴亲手制作了编号为1377至1382的6只小板凳,送给疼痛科的医护人员。这6只小板凳不仅是对医护人员精心治疗的感谢,更是对他们十年如一日为“千凳计划”保驾护航的深深敬意。这才有了开头那令人动容的一幕。
丁晓燕收到这份特殊礼物时,感动地说:“爷爷奶奶的朴素、善良和乐观深深打动了我。这些小板凳不仅是他们对我们的肯定,更是对我们医疗工作的鞭策。我们将继续发扬这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努力提升技术水平,用有温度的医疗为每一位患者解除痛苦。”
“板凳爷爷”的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医患之间的深厚情谊,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平凡老人回馈社会的拳拳之心。这些小板凳,承载着感恩与温暖,也激励着医护人员在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用有温度的医疗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温馨小贴士
关注膝关节健康
医生提醒: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骨性膝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患病率约为8.7%。它不仅会导致关节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等风险,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当出现膝关节疼痛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服务信息
嘉定区中医医院
疼痛科普通门诊:周一至周五8:00-11:30,13:30-17:00
丁晓燕专家门诊:周一、周五8:00-11:30
来源:嘉定区中医医院、光明网、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