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嘉定区安亭医院张锋、江桥医院席晨辉等5名医生赴云南德钦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对口帮扶工作,期间,张锋和席晨辉应当地需求,又延期半年。日前,他们已完成帮扶任务返沪,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驻点帮扶工作,谈不上什么‘金色年华’,也谈不上什么‘灿烂辉煌’,但我觉得它是发光、发亮的,为我的人生增添了一段不寻常的经历,不只是对自己的历练,更是医者的使命担当。”
——安亭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张锋
“进大山、入寨子的路不好走,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断壁山,虽然危险,但抵挡不住大家的一腔热忱。”
时间回到2024年6月1日,张锋作为嘉定区巡回医疗队的一员,奔赴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完成了为期一周的医疗帮扶工作。同年7月初,他再次来到德钦,开始了驻点医疗帮扶。
受现实条件影响,原定支援德钦县第二人民医院的工作安排,在德钦县卫生健康局的统筹下进行了调整。医疗队一行来到德钦县人民医院进行阶段性支援,在常规医疗工作之余,还协助当地医院开展二甲医院复评审准备工作。2024年11月底,德钦县第二人民医院正式开诊,医疗队积极投身建设帮扶工作。凭借以往的大内科与急诊工作经验,张锋成功救治脑出血、癫痫、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危重患者,并开展查房、业务培训及内科救治体系建设。
在半年支援期满之际,德钦县第二人民医院仍处于建设初期,内外科医生的“传帮带”作用至关重要。应当地医院的需求,张锋和席晨辉征得组织同意后,延期了半年。2025年1月,张锋被德钦县第二人民医院聘任为医务科主任兼内科副主任,除了日常门急诊、病房患者救治,还负责医疗质量监管、医务人员培训、医疗纠纷处理、绩效考核及等级评审等工作。在他的协作配合下,当地医院逐渐完善心脑血管救治站并建立心脑血管急救体系,落实“心梗一包药”“床边心电图”等急救措施,在推动高原急诊救治体系建设的同时,推进发热与肠道门诊建设,筑牢川滇两省交界处的传染病诊治防线。
“当地老百姓非常淳朴,对我们很认可。”张锋说道,“我们还通过‘1+N’带教和‘全科+专科’等机制带教当地医生,从‘输血’到‘造血’,为雪域高原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2025年6月20日,嘉定区卫健委副主任田源带领嘉定巡回医疗队来到德钦。安亭医院副院长唐志军作为德钦的“老朋友”,时隔半年,再次回到这片土地,与昔日“战友”张锋“胜利会师”。“去年德钦县第二人民医院刚启用时,大家‘并肩作战’的场景历历在目,没想到只过了短短半年,二院就焕发新貌了!”唐志军感慨道。
“当我第一次踏上德钦这片土地时,内心满是忐忑与期待。而如今,我才发现,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还有这里质朴善良的人们,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生命里。”
——江桥医院普外科主治医生席晨辉
德钦县平均海拔3400米。从平原到高原,大多数人都会出现的高原反应,席晨辉也不例外,初到德钦,头晕、头疼、失眠、胸闷等高原反应困扰着他,让他食不能寝、夜不能寐,每天只能通过吸氧、服用药物来克服高原反应。支医的那段日子里,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医疗帮扶事业的坚定信念,逐渐适应了高原生活,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帮扶工作中。
期间,席晨辉先后支援了德钦县人民医院和德钦县第二人民医院,并在二院担任外科副主任兼院办主任,全面开展外科医疗及行政相关工作。席晨辉发挥普外科专业优势,病种涵盖普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胸外科、脑外科等相关疾病。2025年3月,德钦县人民医院收治了一位从西藏辗转而来的老人,经检查,老人被诊断为肝脓肿继发腹腔脓肿形成,合并脓毒症。病情十分危重,需尽快施行腹腔穿刺引流术。然而当地医疗技术有限且转诊困难,情况紧急,席晨辉受接诊医院邀请,驱车3小时从二院赶往县医院,并及时施行经皮穿刺腹腔置管引流术,为老人解决病痛。帮扶期间,他除了参与救治外科相关疾病的患者外,还参与各类内科疾病以及危重孕产妇患者的救治工作。
工作之余,他还经常到附近乡村开展医疗咨询服务。在一次活动中,一位拄着拐杖、蹒跚的阿婆找到席晨辉寻求帮助——她因长期在高原放牧劳作,腰部疼痛难忍,连弯腰都十分困难。经检查,老人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席晨辉为她科普了相关的疾病知识,并现场示范了一些简单的康复锻炼动作。阿婆感激地说:“谢谢您不远千里来帮我们看病,太谢谢您了!”席晨辉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和赞誉,也让健康知识在高原百姓中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多年来,嘉定医生用医者使命担当,续写着跨越两三千公里的“山海之情”。随着一批批医疗队的到来,“一嘉钦”的健康接力还在继续……
来源:安亭医院、江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