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横断山脉的褶皱深处,有一条通往秘境巴拉格宗的“天路”。它九曲十八弯,一侧是绝壁,一侧是深渊,是当地人眼中勇气与危险并存的象征。
而就在前不久,这条高原险路上,上演了一场由上海嘉定援滇医疗队的“生死时速”。
奔赴:从上海嘉定到云南德钦
9月15日,嘉定区中心医院骨科主治医师陈鑫、嘉定区中医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李莎罗、嘉定区江桥医院护师陈莉三位医护人员组成的上海嘉定援滇医疗队,跨越千里,抵达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德钦县。他们将在德钦县第二人民医院,开展为期六个月的医疗支援工作。
高原、藏区、陌生的环境……一切都是新的挑战。但没想到,一场真正的考验,会来得如此突然,又是在那样一条惊心动魄的路上。
惊险:巡查路上的紧急呼救
原本是普通的跟车巡查。陈莉本想借此熟悉当地急救流程,救护车却突然接到紧急指令:巴拉格宗景区,一名52岁的女游客已昏迷不醒,情况危急!
救护车一路飞驰赶到现场时,患者已深度昏迷,生命体征极度微弱——血压低至57/48mmHg,血糖高达29.8mmol/L。
救援:颠簸车厢里的“移动ICU”
返程,是另一场战斗的开始。崎岖的山路剧烈颠簸,患者的生命指标再次告急:心率骤降至30次/分,血氧饱和度掉到60%。命悬一线!
“开放气道!高流量吸氧!建立静脉通路!”没有一刻犹豫,陈莉迅速启动标准化急救程序,一系列操作有条不紊,狭窄的车厢,瞬间成了一个拯救生命的“移动ICU”。

更令人动容的是“云端的守护”。信号时断时续的山路上,陈莉拨通了同在奔子栏支援的队友——急诊科医生李莎罗的电话。“李医生,患者现在情况是……”一场跨越空间的远程指导,在颠簸与杂音中紧张展开。电话那头,是冷静专业的研判与指令;电话这头,是沉着精准的执行与操作。2小时车程里,她始终手持简易呼吸器,为患者维持辅助通气,让生命保障在崎岖山路上从未间断。
凭借不懈的努力和专业的坚守,陈莉成功稳住了患者的生命体征。当救护车抵达上级医院时,患者的血压已回升至120/76mmHg,血氧饱和度达到92%,意识也逐渐恢复。这场惊心动魄的高原生命接力,迎来了温暖的曙光。目前,患者已住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此次成功抢救,是专业、协作与担当的胜利。陈莉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更是团队协作的结果。有李医生的远程支援,有车上同仁的配合,才有生命的转机。能用所学守护这里的人民,是此行最大的意义。”
来源:嘉定区卫生健康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