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快按不动了,但我脑子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我一定要把他救过来。”回忆起那惊心动魄的一刻,仁济医院嘉定分院(嘉定区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任冬梅语气平静,眼神坚定。
10月13日,住院患者孙老伯(化名)在医院综合楼广场散步时突然倒地抽搐,情况危急。正在附近的任冬梅听到人群呼救声,立即飞奔过去。

任冬梅赶到时,老人已心跳骤停、失去意识。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跪在水泥地上,开展心肺复苏,按照每分钟120次的频率,持续按压。最终,成功从死神手中抢回一条生命。
“做心肺复苏的时候是很累的,但我不能停!”任冬梅一边按压,一边呼救,附近PET-CT室的医护人员闻讯赶来,共同将患者转运至急诊抢救。当时,任冬梅的膝盖已经因为长时间跪地而感到刺痛难忍,需要搀扶才能站起身。
第二天,放心不下的任冬梅再次前往病房探望了孙老伯。“感谢医院,感谢护士长!”家属们话虽不多,却道尽了感激之情。家属告诉任冬梅,孙老伯有癫痫病史,在家也经常发作,而这一次是离“死神”最近的一次,幸亏第一时间得到了救治。

任冬梅表示,能够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成功挽救一条生命,让她感到“很自豪”。
这场生命接力,不仅见证了医者仁心的担当,更再一次提醒着大家,在突发危机面前,专业的急救知识就是托起生命的力量。每个人都掌握一些急救技能,或许就能在关键时刻,为他人撑起一片生的天空。
科普时间
心肺复苏术是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通过人工的方法使心脏和肺部恢复功能,维持大脑的血液供应。
1.胸外按压:使双肘关节伸直,双手重叠之后用一只手的掌根部按患者胸骨的下半部分,垂直用力向下压,按压的深度为5-6厘米,按压的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2.人工呼吸:按压30次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在人工呼吸之前必须要开放气道,如果有口腔有异物或者有假牙,必须去除异物之后再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2次人工呼吸必须要在10秒钟之内完成,再转回胸外按压,这样交替进行。操作5组后判断患者呼吸、心跳有没有恢复。如果没有恢复,继续以上操作。
3.电除颤:如果现场有AED自动除颤仪或者其他抢救设备的情况下,在心肺复苏的同时应该马上给予除颤仪。如果发现有室颤或者室扑,立即给予电除颤。
来源: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