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是春夏之交,随着气温升高,肠道传染病病原菌生长繁殖开始活跃,肠道传染病发病也将逐步进入流行高峰,应重点注意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另外手足口病处于流行高峰季节,要做好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
1、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粘膜溃疡为主的常见于儿童的传染病。做好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防止医院感染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措施。幼托机构等要加强晨检制度,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加强教室、居室等环境空气流通;做好日常性幼托机构等消毒(玩具、餐具、便器等消毒);开展卫生宣传,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衣被”。
2.集体性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外,还可表现为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夏季将进入食物中毒好发季节,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好发场所主要为集体单位食堂和餐饮业;食品操作生熟不分、交叉污染和加工人员带菌操作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3.虫媒传染病:进入夏季,蚊虫容易滋生,蚊虫密度逐渐增多,许多传染病可以通过蚊虫叮咬人进行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进入流行季节。当人体被携带乙脑病毒、登革热病毒或疟原虫的蚊子叮咬后,经过潜伏期后,患者可出现持续性高热,伴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筋、颈项强直等流行性乙型脑炎症状;可出现发热、畏寒、乏力、伴头痛、眼眶痛、肌肉痛、关节痛、骨骼痛、皮疹、有出血倾向等登革热症状;可出现周期性定时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贫血和脾大等疟疾症状。居民要注意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如出现乙脑、登革热、疟疾疑似症状时,应及早去就医,以免贻误病情,失去救治良机。
(来源:区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