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统计数据显示,溺水是儿童青少年意外死亡的第一位原因,随着夏季和暑假的到来,儿童青少年溺水又将进入高发期,要联合学校、家庭及儿童青少年本人,加强对儿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传授他们相关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救能力。
一、溺水的原因
1.私自下水
未经大人允许私自到不明水域游泳,并且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2.意外落水
在水边活动时失足落入水中。
3.打捞物品
物品掉落到水中后,在对水域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进行打捞。
4.盲目施救
他人落水后,在自己没有救助能力的情况下,盲目下水救人或采用手拉手救人。
二、溺水致死的原因
缺氧是溺水死亡的原因。人淹没于水中,由于呼吸道被水、污泥、杂草等杂质阻塞,喉头、气管发生反射性痉挛,引起窒息和缺氧,从而导致死亡。溺水导致死亡的频率很高,其原因很复杂。
1.水面以上及水面以下温差较大
有些水域表面以上及以下温差较大,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后,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2.被水草缠绕、陷入淤泥
有些水域中会有很多的水草和淤泥,下水后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淤泥中而失去控制能力。并且水底乱石较多,坑洼不平,极易发生危险。
3.水域底部出现断层
有些水域岸边看起来很浅,但底部呈现断层或坡状,在水中很容易突然落入深水区,出现呛水、惊慌紧张而导致溺水。
三、溺水的防范措施
学校
1.在假期即将来临之前,集中展开防溺水健康教育。
2.通过学校校医演练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3.以溺水为主题制作黑板报。
4.在校园内张贴以往溺水事件的海报。
5.通过开展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讲述溺水事件小案例,杜绝麻痹思想。
6.制作并发放防溺水小常识手册。
7.假期期间通过家访或者电话家访的形式提醒学生家长及学生本人。
家庭
1.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孩子外出游玩时的管理。
2.经常对孩子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
3.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4.提高孩子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
5.不让孩子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6.下水游泳时给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7.要求孩子下水前进行身体活动,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8.教育孩子在水中不要互相嬉闹。
9.教育孩子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儿童青少年
1.不私自下水游泳或水边嬉闹;
2.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备、不熟悉的区域和无救护的水域游泳;
5.游泳前,做适当的全身运动,防治抽筋。
6.发现同伴溺水时应立即呼喊大人营救,不宜盲目下水营救,避免盲目施救导致的溺亡事故。
四、自救和他救
自救
1.不要慌张,发现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漂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果周围无人,可深呼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他救
1.可用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迅速将溺水者从水中脱离,清除口咽部、鼻腔内污物。
2.迅速倒出呼吸道及胃内积水。
3.如果溺水者呼吸或心跳已停止,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4.注意保暖,并按摩四肢,促进血液循环。
5.尽快拨打120,将溺水者送往医院。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