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嘉定新城标杆性的公共服务项目,今天(9月29日)上午,位于洪德路1055号的嘉定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启用,将进一步提升全区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及用血保障服务能力,完善全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系,为嘉定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有力保障嘉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疾控局局长张浩,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陈昕、嘉定区副区长汤东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何纳、嘉定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书记许文忠、区卫生健康委主任方云芬等出席活动并共同为大楼启用推杆。
汤东英在致辞中指出,嘉定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正式启用,是嘉定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要牢牢抓住疾控机构重组和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进一步整合公共卫生资源,努力打造具有嘉定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公共卫生体系。
张浩强调,嘉定新城作为上海五大新城之一,拥有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和良好的公共卫生健康工作基础,希望嘉定以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正式启用为新的起点,持续提升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水平,为上海建成全球健康城市典范和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典范之一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图|方云芬介绍嘉定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功能
嘉定区公共卫生综合大楼从建设之初,就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项目地处嘉定新城核心区,投资5.46亿元,建筑面积5.03万平方米,综合设置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妇幼保健、血站、市民健康促进中心等功能,包括疾控中心大楼、血站大楼、妇幼保健所大楼和保障中心大楼,将为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实验室检验检测、血液质量安全、妇女儿童健康服务等提供有力支撑。
从空中俯瞰,整个建筑群依河而建,四处绿意葱茏,各部分通过中心花园相连,形成“一芯四瓣”的建筑布局。在保持各个业务空间相对独立的同时,实现了健康宣教、培训演练、后勤保障等资源共享使用以及“可分可合”的办公格局。
疾控中心大楼共11层,其中1-4层为业务用房及功能性用房,5-11层为实验室用房。大楼内设立现代化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集监测预警、决策指挥、应急作业、信息汇总、技术支撑及培训演练等功能于一体,设有指挥大厅、专家会商室和协同作业区。通过配备专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应急管理平台与设备,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水平与应急作业效率。
随着瑞金医院嘉定院区、东方肝胆、市中医院嘉定院区等三级医院的相继落户和区域性医疗中心服务能级持续提升,嘉定区临床用血量逐年攀升,采供血服务明显增加,为此新建设了血站大楼,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采供血服务,改善献血环境。此外,嘉定区还率先建成全市首个智能化血液储存中心。该中心创新性地引入了血液智能存储系统,融合先进的标签识别技术,实现了血液管理的全面革新,不仅能够实现血液在库存管理过程中批量识别、实物核对、异常预警、精准定位、实物高效盘点,还具备各管理系统数据无缝对接,信息共享等功能。
为弥补嘉定区妇幼保健院诊疗空间不足现状,项目还新建了妇幼保健所大楼,与区妇幼保健院相邻。作为专门为妇女儿童提供医疗救治和预防保健机构,大楼内布局医疗保健、公共卫生、业务指导与培训等功能。保健所内重点建设特殊儿童康复中心,特别针对脑瘫、自闭症、运动语言发育障碍的0-6岁特殊儿童提供医疗康复服务。
保障中心大楼规划布局嘉定区市民健康促进中心,面向全区市民开放,力争将其打造成为既是普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科普基地,也是展示健康嘉定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窗口,更是嘉定市民健康科普的“网红打卡点”。该中心采用“心”字形布局策展,分为固定展区和临时展区两部分,并设置健康微课堂。
启用仪式上,上海市公共卫生健康科普实践中心、嘉定区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揭牌,市郊联动血液保障联盟成员单位揭牌、市区联动儿童早期发展基地成员单位获授牌,“我嘉健康1小时”健康促进项目发布。
上海市爱卫办副主任、市卫生健康委健康促进处处长王彤,上海市疾控局副局长吴立明,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主任杨瑜麟,上海市血液中心主任张晰,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主任高晶蓉,嘉定区科委主任谢东升,嘉定区残联理事长金芳以及相关委办局领导、区纪委监委第六派驻组、各街镇领导、行风监督员代表、各医疗卫生机构等代表出席活动。
来源:上海嘉定、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健康监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