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微改造,让儿童雾化治疗更安全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日

日前,嘉定区安亭医院通过设备微改造,进一步规范了儿童雾化“登记-加药-治疗”的全流程管理,为雾化治疗提供了规范保障。

此前,由于儿科门诊雾化治疗室呈开放式布局,部分熟悉操作流程的患儿家长有时会自行加药并启动雾化操作。为了进一步规范雾化治疗流程,为保障患儿健康安全,医院后勤保障部设备管理人员及时召集维保单位操作员,赶赴雾化治疗室现场了解情况。



通过对雾化设备内部结构的拆解分析,操作人员发现每台雾化器都有一套独立的电源线。只要让儿科门诊护士通过远程控制仪器“一对一”开机使用,就能有效解决问题,又可节约人力成本,保证高峰期间儿科门诊诊疗秩序。借鉴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桩的刷卡式操作原理,维保人员对雾化治疗室的16台雾化仪进行统一编号,在儿科门诊预检登记台旁安装了集中控制站,并根据雾化治疗时间设置了定时自动断电。


图片


如此一来,儿科门诊护士便可在登记台直接为开具了在院雾化治疗单的患儿进行治疗登记、雾化加药、远程开机、自动关机等一系列操作,有效规范了雾化治疗管理,保障了医疗安全。

科普时间——儿童雾化该怎么做

一、什么是雾化?

雾化治疗又叫吸入疗法,是用专用的雾化装置,将药物溶液雾化成微小颗粒,吸入呼吸道及肺部,对呼吸道感染、缓解炎症、化痰祛痰有显著疗效。

二、雾化治疗的常用药有哪些?

1、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具有抑制呼吸道炎症反应,缓解支气管痉挛的作用。

2、吸入用β2受体激动剂,如: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具有扩张支气管,解除支气管痉挛的作用。

3、吸入用祛痰药,如: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可以降低痰液粘度,使痰易于咳出。

三、雾化治疗该怎么做?

【雾化前】治疗前1小时不要进食,清洁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残渣,避免雾化颗粒刺激气道,导致呛咳,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

【雾化时】雾化治疗可以取坐位、半坐位或侧卧位。小婴儿需由家长抱着取头高脚低位,平躺容易导致药液流出或误吸呛入气管等意外。年龄较大患儿可以指导其深呼吸,使雾化药物吸入后达到更好的效果。雾化中若宝宝哭闹不止,出现气促,咳嗽频繁,气道痉挛等不良反应时,需暂停雾化。

雾化时间建议控制在10-15分钟,时间太短,药物不能充分吸收;时间太长会让孩子气道变得过于湿润,进而引起黏膜水肿,存在诱发支气管痉挛的风险。

【雾化后】雾化做好后要及时给孩子温水洗脸,大孩子要温水漱口,对于年幼儿童,家长可用棉球蘸水擦拭其口腔,10分钟后再喂水或喝奶。这样可以防止药物在口咽部残留,降低因长期雾化治疗出现口咽部念珠菌病的几率。雾化结束后要及时给患儿扣背,扣背时手呈空心掌,从下往上,从外往内,有助于稀释痰液,使痰易于咳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温馨提示:

雾化器用后要及时用流动水冲洗至少30秒,晾干后放入干净的袋子里,以备下次使用(导管可不用冲洗)。雾化治疗用药剂量需谨遵医嘱,虽然是局部用药,但也有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治疗时需观察有无不良反应,若有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来源:安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