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医者风采 >> 正文

人生需要“断舍离”

发布时间:2015年2月3日

周末闲来在家收拾书房,缘于我近日久咳不愈想找那本《针灸甲乙经》。此书去年刚买时曾翻阅过,后顺手放于书房未再触及,可如今想用时却怎么也找不着,于是趁此把书房好好收拾一番。

经过一下午辛勤汗水,整理好渗透了回忆、凝结着情感的一摞摞书和杂志,虽多年未再碰之,却不舍丢弃。不由想起前段时间看的日本作家写的《断舍离》,“断舍离”本是瑜伽术语,鼓励修行者放下心中执着,书中主人公山下英子巧妙地将“断舍离”演绎成“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无用物;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出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她把塞满房间的东西分为三类:一类是已经用不着的东西,但仿佛带着咒语,会束缚人,让你总想着还可能会用到;另一类是虽然还在用,但并不合宜的东西,与主人不搭配;最后一类是充满回忆的东西,它们总是散发出强大的气场,让人不忍离弃。她说:“你可以扪心自问,自己想要留下一样东西,是出自不安?还是出自期待?倘若你一再担心丢了会后悔,就表示你在下意识地给自己设限。”

 “断舍离”,不仅仅是一种整理物品的方式,更是一种做人处事、对待人生的行为方式。依我看来,摒弃那些束缚我们,带给我们负面、消极影响的人、事、物,顺从自己的心,精彩地活在当下,活出真我,就是对“断舍离”最好的诠释。

 

 

(真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李旭琴供稿)